第2374章 万国来朝之博古通今_寒门祸害免费观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74章 万国来朝之博古通今

第(2/3)页

速上位,哪怕明知道是曲解事实都在所不惜,而今南京御史张季浩狠狠地咬向了林晧然。

  “当真是败家,这些年咱们朝贡赔得还不够多吗?”

  “花费百万换得一推土特产,这种人当政着实是误国!”

  “呵呵……都说林阁老擅于理财,我看就他就是一个棒槌!”

  ……

  随着事情不断发酵,那些人亦不管事情真相如何,继续对着林晧然是穷追猛打,已然是做实林晧然是奸相的名头。

  可能是积怨已久,可能是钱德望的影响力惊人,亦可能是林晧然真失了民心,这一次的舆论风暴来得格外的强烈。

  只是事情却还没有完,临淮侯、隆平侯、忻城伯等勋贵却是再添一把火。

  在最新的军事改革中,这些人无疑都是“受害者”。

  他们原本凭借着功勋之后的身份,尽管没有任何的军事才能,但却能够身居要职,更是随意提供忠于自己的将领。

  但如今,林晧然以考核不合格为由大量清洗忠于他们的嫡系将领,而他们的位置亦是已经变得摇摇欲坠。

  面对着如此的结果,他们自然不甘心。他们是大明开国功勋之后,这些福利都是他们应得的,林晧然凭什么要对他们进行考核。

  正是如此,他们此次亦是一起抱团,借着钱德望联名上疏弹劾的东风,他们亦是将矛头指向了内阁及林晧然。

  这一次,他们不仅指责林晧然拥兵自重,更是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整个内阁,指责这内阁的四人把持朝政。

  在他们几个人的眼里,这一场军事改革皆是内阁四位阁老狼狈为奸,故而他们打算一举扳倒内阁的四人众。

  “先帝是英主,御国仅五载,便开创隆庆盛世。而今皇上是先帝亲子,三岁登基,竟在遗诏中迫先帝罪于天下,置先帝颜面何在?”

  ……

谷嚚</span>  临淮侯、隆平侯、忻城伯等勋贵为了一举扳倒内阁的四人,不仅指责他们四人恃权而傲,更是通过遗诏的内容来指责林晧然等人实为不忠。

  不忠,在任何时期都是一项重罪,却是足以让林晧然等四人卷被盖滚出京城。

  正是如此,临淮侯、隆平侯、忻城伯等勋贵等人的奏疏到了京城后,又是将这个事件推出了新的高潮。

  “遗诏说是先帝所留,但实则都是出自大臣之手!”

  “遗诏确实有待商榷,诏中对先帝确实过于严厉!”

  “如此说来,内阁四人确实不敬先帝,可将他们尽数革职!”

  京城的士子已经达成了联盟,却是时时刻刻反对着林晧然,而今更是上升到反对内阁的所有成员。

  一时之间,整个京城呈现着山雨欲来风满楼末世景象。

  在这一场京城的舆论风波中,大明内阁的四位阁老都被卷了进来,而林晧然更是处在漩涡最中心地带。

  偏偏地,在看到林晧然如此“不得人心”后,徐党和山西帮的残余分子再也坐不住了。不仅在这一场声讨中添了一把火,亦是有官员选择上疏弹劾林晧然。

  在他们看来,如此不得人心的林晧然,只要他们再使上一把劲,那么大家定然会纷纷对林晧然落井下石。

  只要大家团结一致,哪怕林晧然的权柄再大,那么必定会被陈太后革掉官职,让这个朝堂再无林晧然这位权臣。

  三道奏疏时隔不过数日,但一切仿佛都有预谋一般,在这三道奏疏出现的时候,林晧然等内阁成员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击。

  更为甚者,已经有小道消息传出:林晧然因自知罪孽深重,竟然主动上疏请辞,而今只待陈太后盖下印即可。

  紫禁城,文渊阁,正被一片灿烂的阳光所笼罩。

  这里仿佛是自成一个世界一般,一些官员不断进进出出,而这些的办事人员亦是勤勤恳恳地忙碌着。

  林晧然作为京城最大的话题人物,却是完全没有理会这场舆论风波,跟以往一般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