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6章:开国门驱虎吞狼,孙策VS孙刘(下)_三国之巅峰召唤TXT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56章:开国门驱虎吞狼,孙策VS孙刘(下)

第(2/3)页

楚防线,就算来犯的楚国倍于自己,短期内也不可能攻破吴国的防线,足矣支撑到后方援军来援了。

  可这次楚国不是两路来犯,而是四路,除了庐江和豫章两郡之外,还有潘阳和会稽这两郡,也同样遭到了楚国的进攻。

  吴国就算能在西部防线,挡住这次来犯大部分的楚军,可另外两路楚君又该怎么办?

  在孙膑的理智分析下,孙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面对四路来犯的三十五万楚军,仅靠自己手中掌握的兵力,恐怕难以应对这次的亡国之危,必须要和二弟孙权联手才能躲过此劫。

  可以孙策对孙权的了解,现在的孙权恐怕巴不得自己去和刘秀拼个两败俱伤,然后自己在站出来重整局势。

  孙权会有这种想法不足为奇,但不是孙策看不起孙权,而是孙权军事天赋确实太差了,当初绝对优势之下都打不过倭寇,现在就更别说是更强的楚军了。

  所以,自己若是战败的话,孙权肯定不是刘秀的对手,吴国被灭也不过是早晚的事。

  唯有孙策和孙权联手,吴国内部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才有能扛过这次亡国之危。

  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孙策愿意放下芥蒂和孙权联手,可孙权愿意不计前嫌,和孙策联手打退楚军吗?

  要知道,孙策手中所掌握的力量,本就比孙权要强很多,若不是楚军突然伐吴的话,孙策恐怕都已经出兵攻打吴郡了。

  孙权因为楚军伐吴才躲过一劫,而一旦打退了楚军,两兄弟二人必定兵戎相见,以孙权的能力和实力,又怎么可能会是孙策的对手,到时恐怕也就是孙权的末日了吧。

  所以,孙权大概率是不会愿意的。

  包括孙策在内的大部分人,都觉得孙权不可能会愿意,但孙膑却依旧道:“不需要和孙权彻底联手,只要我军在和楚军对抗时,孙权不拖后腿不捣乱就行了。

  来犯的四路楚军,我军挡住庐江、豫章、潘阳这三路楚军,而会稽的这一路交给孙权去对付。

  我军和孙权各打个的,互不干涉,如此孙权定不会拒绝。

  孙权若是连这都拒绝的话,足矣说明其没有丝毫担当,还在观望的庞涓、郑芝龙等人,肯定也会对他彻底失望,转而站在主公这边。”

  孙策听到此言,一番程思后,也不禁点了点头。

  孙权的实力本就不如自己,若是让他和自己共同承担风险的话,本就势弱的孙权肯定不会同意。

  但弱只让孙权挡住四路楚军之中,南路马援的七万楚军的话,以孙权的精明应该是不会拒绝的,因为拒绝的代价他承受不起。

  孙策虽接管了吴国大部,可并未正式称王,吴国名义上的君王,依旧还是孙权。

  如今楚国三十五万大军来犯,意在灭亡吴国,身为吴王的孙权,若是一点力都不出,甚至还给孙策捣乱的话,足矣说明其没有丝毫的担当。

  真如此的话,不止庞涓、郑芝龙等尚未表态的将领会对他失望,就明确支持他的东方四郡,恐怕也会有不少人对他失望。

  所以,孙权若是敢拒绝的话,等于是在自废武功。

  不得不说,孙膑此计就是阳谋,直接打在了孙权的七寸上,根本就没有给孙权其他的选择。

  只要孙权还想当这个吴王的话,他就不能对来犯的楚军视而不见,多少都要出力,而且在孙策和刘秀对决时,起码不能明着给孙策拖孩后腿。

  孙策在明晰了这其中的门道之后,只觉得对于任何君主而言,有个智谋超群的谋士辅佐,确实太舒心了。

  高明的谋士可以让君主少犯错,少走弯路,以最低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承诺。

  对此,孙策也算是深有体会了,这次政变就是最好的例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