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五子良将之徐晃_三国之巅峰召唤笔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0章:五子良将之徐晃

第(3/3)页

“可是我也统领过骑兵啊?”

  “那也不行,之后和黄巾的决战还需你出力,所以不必多言,下去吧!”秦温毫不客气的呵斥道。

  秦检无奈只有退下,本来还想帮小侄子一把,结果没帮成还给兄长训一顿,真是晦气!

  秦温不让秦检出阵自然不是嘴上说的那样,而是因为秦检在军中的威望甚高,秦昊初掌兵权,秦检若至,会形成将大帅小的局面。

  有秦检在秦昊肯定会受其掣肘,为了不影响儿子的发挥,秦温必须派一个威望不足压制秦昊的人前去!

  可秦温没想到的是秦检之后竟久久无人站出,无人自愿请缨的原因也简单,匈奴是根硬骨头,而雁门关那明显要处于守势,哪有代郡这里捞功劳快啊!

  秦温自然也明白这一点,可是见真无人自愿前去,还是倍感失望,正准备亲点一人时,只见一位身形魁梧壮硕,样貌坚毅的青年将领站出。

  “末将愿往!”

  秦温见此人站出,顿时大喜过望,笑道:“有公明在,雁门无忧矣!”

  “徐晃领命!”

  主动请缨的青年将领,正是原史上是曹操麾下名将,魏国五良将之一的徐晃徐公明,为魏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一声征战鲜有败绩。

  历史上曹操麾下有五子良将,陈寿《三国志》评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魏之良将,五子为先,而此五子即为:张辽字文远,张颌字儁乂,徐晃字公明,乐进字文谦,于禁字文则。

  五子良将各有各的特色,于禁最号毅重,张郃巧变为称,乐进以骁勇显名,张辽果敢沉稳,而徐晃却以严谨著称。

  徐晃原为杨奉手下,使大斧,武艺过人,曾协助杨奉保护献帝,击退郭汜的追击,后曹操与杨奉相争,曹操很赏识徐晃的武艺,遂派满宠说服徐晃来降。

  徐晃自此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平吕布,灭袁绍,战马超,降张鲁,多有战功。

  关羽围樊城之际,徐晃奉命解围,与曹仁里应外合,成功完成了任务。

  后孟达叛乱,徐晃作为司马懿的先锋前往征讨,却意外被孟达射中额头,医治无效而亡。

  不知不觉中,魏之五子,秦温已得其二,张辽和徐晃都主动投奔其麾下,张辽之所以投奔是因为张辽就是雁门人,而本应该在河东担任小吏的徐晃,又为何会在雁门军的高级将领呢?还得从秦温重建雁门关说起。

  重建雁门关是秦温入主雁门后,所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秦温事业上的一个重大转折,虽然从此之后雁门大战不断,但却为秦家之后的壮大打下了坚固的基石。

  更为关键的是,重建雁门关并且成功抵御了匈奴的入侵后,秦温大智大勇,大仁大义的好名声彻底打了出去,从此天下无不不知雁门太守秦温之名。

  高顺张辽徐晃戏志才都是在此之后,才主动投靠秦温的,足可见重建雁门关给秦温带来多大的好处!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