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9 不亦乐乎(关关求月票)_回到明朝当王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39 不亦乐乎(关关求月票)

第(2/3)页

么说?”

  杨凌附耳对她低语一番,朱湘儿怔道:“这样啊,那么钻空子成么?”

  杨凌一摊子手道:“除此之外还有办法么?永福性情温柔、知书达礼,如果我们这样做。她一定会帮我的,然后……她答应了,皇上那儿就好办了”。

  朱湘儿想了想,点了点头,然后似笑非笑地看着他。昵声道:“好呀你,鬼主意真多,你就不怕我将来对永福姐姐说了真相,让她收拾你吗?”

  杨凌干笑道:“那也是咱们一家子人的事了。总好过现在这副样子。秀宁要是气不过,就让她对我执行家法好了,杨氏家法还是很严厉的”。

  朱湘儿格格地笑起来:“好呀好呀,到时候永福姐姐下令,我来执刑!”

  “真的呀?”杨凌咽了口口水,想象两位娇美的小公主,不觉心旌摇动。

  朱湘儿咬着唇,眯着笑眼,想象让他当着永福姐姐的面,托着自已地脚丫儿,含吮着娇嫩可爱的脚趾。一时心里痒痒的。靴子里的脚趾头情不自禁地勾了起来……

  正德御驾回了南京,南京文武赶来相迎。杨凌瞧见队伍中钱宁赫然在列,不禁暗暗一叹,这个钱宁过于贪才好色,做上了南京锦衣卫镇抚使的位置,坐守江南花花世界犹不知足,宁王遣人送的美女和财帛全都毫不客气地收入囊中,然后利用职务之便窃取了军器局佛郎机炮地制造图纸送给宁王,有资敌武器之罪,那是无可赦免了。

  当初宁王被捕,抱着一已私念幻想,没有招认任何潜伏同党,他是亲王,又不能用刑逼供,在庭审时激的正德皇帝大怒,立即对其予以斩首,钱宁地心总算是放了下来,可他万没想到正德又抓了个活地宁王世子回来。

  钱宁站在欢迎队伍中,提心吊胆地观察正德一行人的神色,见他们神色自若,就是杨凌见了他也是颔首一笑,私毫没有异样,心中不由升起一股侥幸:或许宁王交通自已地秘密世子还不知道吧?这样一来那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不过这个世子活着终究是个眼中钉,他被押解到南京,不知道皇上会不会马上处死他,如果不然,得想办法早点除掉他,否则终究是个祸患。

  他在心里暗暗打起除掉宁王世子的念头,却不知正德皇帝与杨凌一路上早已商议完毕,他已是必捕的人物,只是因为牵涉甚广,在没有回到权力中枢之前,正德还不想泄露从宁王世子身上搜出行贿名册地事来罢了。

  正德此次回南京,只是要去孝陵向太祖辞行,随即便要行船从水路回北京,原本不打算在南京多停的,却不想他刚刚回到南京,四夷馆就呈上消息,极西之地的佛郎机国派遣使者前来拜见大明天子,如今已在四夷馆住了三天了。

  正德记起去年杨凌大败佛郎机舰队后,曾经说过彼国国王是有意同大明贸易通商的,便急忙把杨凌找来商议,杨凌听说葡萄牙国王的使臣到了,便力劝皇帝予以接见,商议两国贸易事宜,正德对此自无异议。

  杨凌想起西方并无双膝下跪地礼节。每每与西方洽谈,常常在这件事上卡住,总得引起一场幡然大波,这才能勉强要求西人行双膝跪礼,此等陋习实不可取,他并不想软硬兼施地逼迫来使行三跪九叩礼。

  在他看来,大明在西人心中是否有地位是靠实力来说话的,而大明做为一个洋洋大国。谋求的也应该是百姓和朝廷的最大利益,以往朝贡制度花钱买面子地愚蠢行为早该停止了,便以此番是西方国度的使节来朝谈判通商事宜,而非大明属国进贡天子,可以不必行大明跪礼为由向皇上提出建议。

  杨凌最担心的就是六部大员们提出抗议,所以早早的准备了充分的说辞。他并不是为了给西方使臣争取权益,而是想纠正大明朝廷不重实利而重虚名的官僚作风,这第一步虽然难。可是迈出去了,后人就有了借鉴的依据。

  朱湘儿那番话提醒了他,皇上如今不在京中,少了许多的掣肘,南京六部不及北京六部权势之大。比较好对付,只要克服了这一关,有了先例可循,以后朝廷再行事就有许多地便利。

  杨凌没想到南京六部的这些官员倒比北京六部的官吏更加务实。事情进行的异常顺利,南京六部的老头子们虽然也提出了异议,但是杨凌只是稍加解释,他们就不再多言了。

  原来,这些江南官儿背后或多或少都依附着许多江南的豪门大贾,所以江南官员重商态度比起北方的官员来要强上十倍。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在西欧腾飞,就得力于重商主义的推行,那是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地重要前提。

  然而大明呢。却一直重农抑商,以至于地租、高利贷远比兴办工商更有吸引力。就拿那些最著名地徽商、晋商来说,他们发财之后,同样是广置田地、开办当铺,使集中到他们手中的巨额财富重新归流入传统产业,阻碍了财富向产业资本转化地可能。

  这种意识,在北方、在内陆尤其严重,然而江南却是个例外。江南地区本来就多大商贾。自解禁开海以来,杨凌以内厂为倚仗开办交通运输业。兼营各种产业。

  为了形成共同利益、确保这个强大的利益团体不会因人而废,他在北方拉拢了许多皇亲国戚包括当今皇帝入股经商,在南方由成绮韵牵头,首先联合各地地大商贾豪门,随即以他们为枝干,把更多的士绅名流和官吏们吸引进来。

  如今,这项利益共享、共同经商的股份制经商路子终于开花结果了,就是南京六部的那些官员们也已经被或多或少地渗透影响着,改变着他们落后腐朽地思想观念。

  大明朝原有一项规定,四品以上官员不许经商,但是现在这项制度已经名存实亡。京里面,正德开有皇店,成国公、武定侯、寿宁侯这些勋戚们在经商,官员们虽偷偷摸摸不敢张扬,其实也大多经营着些生意。

  到了江南更是许多官员在经商,尤其是许多四品以上的官员,包括从京官任上退仕的官员们,都在开办各式各样的商铺、作坊、海运、陆运,他们在官场上有门生故旧,有好友同僚,再通过他们的渗透和影响,江南人的思想正在活跃起来,开始产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尽管这种无形的东西是看不到摸不着地。

  杨凌对这些西方人的到来非常欢迎,在陪同他们愉快地晋见了皇帝陛下后,他就陪着主教大人和该国的一些贵族、商人、军人四处游览风景名胜,观阅大明陆海军仪仗,让他们亲眼见识到金陵城的富饶和豪华和大明军队的强大。

  金陵城的富饶和十里秦淮的美景迷的这些西方人神魂颠倒,大呼到了天堂胜地。大明地军队那种坚船利炮、全火器装备地武装让那些本来还带着些自矜骄傲的贵族将军们也情不自禁地低下了高傲地头。杨凌慷慨地答应允许他们在这样的天堂圣地、包括更多的城市随意建筑教堂,传播教义,更让那些传教士们欣喜若狂。

  但是一连多日,杨凌只是盛情款待,接迎游览,对于双方商贸交易绝口不提,却让拉马里奥大主教和贵族们的神智稍稍清醒之后。开始变地焦燥不安起来。毕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能和东方这个富饶强大的国家建立彼此的经贸关系,他们并不是一群观光客,而杨凌,这个东方国家的重要大臣,好象对此并不以然,这怎能不让他们焦急万分?

  其实。杨凌对于他们的及时到来,也是欣喜若狂的,因为他们带来了三样能够帮助大明腾飞的最重要地东西,但是现在很明显他们自已还没有意识到,那么杨凌大可不必表现的那么急迫,让这些远洋而来的客人按捺不住,主动把双方经贸提上日程,就可以在谈判桌上获得最大的好处。

  现在。大明的内部已经安定了,朝野反对改革的声音已经极度薄弱了,大明现在可以一步步向着商业化、工业化的道路挺进了。杨凌只要巩固这个目标和催化这个进程的发展,那么他就可以亲眼看着这艘东方巨舰向着正确地道路上驶下去。

  文明的发展有一个基本的规律:金字塔规律。当已有的技术和文化大面积扩散后,它就会自发的催生出下一个层次地技术和文化。随后人们就会依据它们创造新的制度、意识。进而继续催生新的技术、知识。

  杨凌不想依靠自已先进数百年的见识,强行在大明朝地基础上去构建一个立不住的空中楼阁,他想要大明稳稳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向正确的历史航向上驶下去。

  现在这一目的正在逐步的实现,但是有三样东西是大明现在仅靠自身完成将十分艰难的。这需要外力地作用。

  这三样东西,是完成商品化、工业化发展的必要积累和促进因素,一个是重商重利的思想意识,一个是货币,一个是市场需求。而这三样东西,犹如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恰恰就是这些西方人能够给大明带来的。

  同这些西方人打交道,允许这些西方传教士进入。及时传播西方人的科学文化、思想意识,与东方进行交流,进行资源共享,可以大大促进这个东方古国近千年的封建主义意识向更先进意识形态的转变。

  大明目前严重阻碍“一条鞭法”施行、阻碍商品化发展进程、阻碍经济腾飞地重要物品白银,也可以在这个贸易过程中实现。杨凌知道以大明人地眼界,再加上大明的地理位置,和数千年地文化传承,让他们出海冒险、掠夺一些落后、弱小的部落。那是为大明人的道德感和历史文化所不能接受的。

  而西方现在已经开始了对美洲的武力掠夺。那么大明可以利用它先进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进行倾销贸易的经济掠夺,西方列强从美洲掠夺的大批真金白银。加上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