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我欲补天(求月票)_回到明朝当王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14 我欲补天(求月票)

第(2/3)页

凌,彼此互为大舅子。不知这关系该怎么算,想了半天,怎么断定由于自已的妹妹是亲的,所以自已才是正宗地大舅子,正德想的有趣,不禁又眉开眼笑起来。

  杨凌和苗逵进了书房时,就正瞧见当今皇上顶着一对黑眼圈,自已坐在龙椅上傻笑。杨凌一瞧皇上心情还不错,忙笑吟吟地上前见礼:“臣参见皇上,恭喜皇上新婚之喜”。

  正德一呆,啼笑皆非地道:“这么早来见朕,就为了说这句话啊?这喜,昨儿不是道过了吗?哪有一大早上又道喜的?”

  杨凌正色道:“不然,昨日给皇上道喜,是皇上的私事,今天给皇上道喜,是两件公事,皇上刚刚成亲,便有双喜临门,臣欢欣鼓舞,岂能不一大早儿的就赶来,把这喜讯禀报皇上?”

  苗逵一听暗翘大指,难怪人家威国公是皇上地红人,人长的漂亮,这话说的也漂亮。

  正德一听果然来了兴趣,连忙道:“爱卿快讲,是何喜讯?”

  杨凌慢条斯理地道:“这第一件喜事,是关于白衣匪的,苗公公进京之前,巧作安排,设计散布消息,诡称有大批粮草运往京师,诱使困于山中无粮可用地白衣匪下山夺粮,中了苗公公的奸……妙计,现在已经被困于井径和孟县一带的山区,所有退路皆被断绝,覆灭之期指日可待”。

  正德一听拍案叫好,赞道:“好!老苗,你打仗果然有一手,朕没看错你”。

  苗逵一听杨凌这么说,喜的一张老脸上所有的褶子都抖开了,笑的就象一朵灿烂的菊花,他连忙躬身道:“托皇上洪福,托皇上洪福,老奴这也是随着皇上您征伐大同,从万岁爷那儿偷学了些用兵之法。”

  正德兴冲冲地道:“杨卿快讲,第二件喜事是什么?”

  杨凌笑道:“牵制、制衡塞外三雄,防止一家独大,让他们内乱下去的法子,臣想到了”。

  正德霍地站了起来,双手扶案。两眼放光,急促地道:“讲!快讲!”

  杨凌道:“这事儿还得着落在白衣匪身上,伯颜和火筛不管怎么争斗,总是内部之争,大明一旦插手,朵颜三卫必定想尽办法把大明完全拖下水,而我们现在拖不起。而且大明若出重兵,伯颜和火筛很可能暂时休兵。甚至联合起来对付朝廷地军队。

  可是,如果现在有一支和朝廷作对的生力军逃出大明,杀入大草原,那会怎么样?伯颜和火筛谁也不会敌视他,双方都会垂涎这股力量,希望把他们拉拢到自已麾下。如果这支队伍在双方开出的条件里,偏偏选择了力弱的一方,那么就能平衡这两大势力。让他们始终保持着均衡的战斗,甚至从中渔利。

  当然,在一开始,这支力量应该先以马贼地面目出现,横冲进去。先给他们双方惹些乱子,在双方重视到这股力量的存在并起了招揽之心之前,尽量把局势搞的更混乱,阻碍伯颜东进征服朵颜三卫地步伐。为银琦女王整肃内部、巩固防守争取时间。”

  “慢来,慢来”,正德皇帝皱着眉头,困惑地道:“朕有些听不懂了,你到底是什么意思?白衣匪不是要被消灭了么?”

  “是啊皇上,可是谁说消灭就一定得是肉体消灭?以战胜是胜,不战而屈人之兵还是胜,后者为上策。肉体消灭是灭。化敌为友还是灭,后者同样是上策。臣地意思是,招安白衣匪,然后再以白衣匪的名义,用‘假突围真出兵’地方法出关去,加入草原之战。朝廷的两个大难题,一下子就都解决了。”

  正德皇帝凝视杨凌半晌,才徐徐问出了和苗逵同样地问题:“这些人可是反贼。你有把握控制的住他们?如果他们真心与伯颜、火筛之流为伍。那岂不是助纣为虐?”

  杨凌坦然道:“臣敢想出这么大胆的计划,自然也想过这种可能。臣认为不会出现这种情形。而且敢立下军令状,以性命为之担保。首先,白衣匪尚有五千精兵,而山中的老幼家眷数目应不少于此数,这些家眷都是要留下来交给官府控制的,这就是人质,此其一。

  五千人马,尚不足以在战斗消耗中保持足够的战力,臣拟议从边军中抽调一批精兵与他们同行,他们纵有异心也不敢揭发,因为这话一说出来,伯颜火筛根本无法分辨他们谁才是白衣匪、谁才是官兵。这就是牵制,此其二。

  他们现在出关,马上就要进入冬季,而他们要取得伯颜等部族的重视并意欲招揽,最快也得一两个月时间,这段时间他们仅靠做马匪抢劫,在冬季是无法保证他们的生存地,必须依赖于边军秘密输送给养。那么他们不但现在要受制于我们,而且这些都会成为他们是朝廷人马的证据,此其三。

  白衣匪中有野心的首领已经全部被消灭,现在的首领红娘子素无大志,原本就是一个山寨头领,而且安于现状,如今她为了生计下山劫粮而被包围,唯一的选择就是投靠朝廷。臣与他们做山贼时就打过交道,深知此人虽是女子,却有江湖义气,一喏千金、九鼎不移,此人若降,断不会做出食言自肥地事来,此其四”。

  “至于最后一个理由”,杨凌苦笑一声,说道:“皇上,白衣余孽已不足为患了,而草原之患却是我大明百余年来挥之不去的一场噩梦,永乐皇帝迁都于此,以天子守国门,就是深知北方大患的厉害。

  把这支白衣匪放出去,若是他们忠于朝廷,我们就能力挽狂澜,渐渐左右草原政局。若是他们起了异心,那也不过是给草原内争的势力中增加了一支力量,加剧了彼此地争斗,靠这五千人他们是能打回关内来,还是能一统蒙古?总不会比现在更糟吧”。

  正德皇帝叹了口气,慢慢坐回椅上,沉默半晌苦笑一声道:“你的意思,这是要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杨凌自信地道:“不是死马,一定是活马”。

  正德皇帝定定地看着他,慢慢地,嘴角绽起一丝笑意:“卿的意见。朕从来没有反对过,事实也证明,卿的意见,一直就是对的。好,这一次,朕还是无条件的信任你,支持你,你说吧。要朕怎么做?”

  君臣三人在书房秘议了半天,苗逵领命马上赶回去了,他的任务是以监军地权利马上回去掌控军队,困住红娘子,防止他们走脱,但是不得进剿并避免发生大规模地冲突,已免太过伤损了他们的力量,要把他们困的箭尽粮绝。濒于绝望,才好让杨凌去实施招抚。

  杨凌则与正德又就朝廷肯开出的条件,他们一旦答应接受招抚后,如何妥当地安排他们‘突围’,今后如何进行牵制、如何补充给养。他们的家眷如何安置继续研究,直到杨凌了解了正德肯做出让步的最高底限,做到了心中有数。

  二人谈的正兴致勃勃,唐一仙梳妆打扮完毕。轻盈俏丽地来到了书房,见了杨凌微福一礼,带着几分羞涩道:“妹子见过大哥”。

  唐一仙甫为人妇,丽色嫣然,满面春光,瞧着比平时还要多了几分娇艳,只是她虽薄施脂粉,可那微黑地眼圈还是遮掩不住。杨凌只道这对小夫妻新婚燕尔,不知节制,虽心中好笑,可也不好提出来,便起身笑道:“一仙是来请皇上用早膳地吧?呵呵,回头再细细打扮一番,今儿还要进宫向太后请安,可随意不得”。

  唐一仙抿嘴一笑。轻声道:“多谢大哥提醒。妹子省得”。

  杨凌点了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