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 害中取利_回到明朝当王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74 害中取利

第(2/3)页

部落,将云贵川三省的战略要冲叙州牢牢地控制住,同时震慑了越来越跋扈地巴蜀十五位土司。促使朝廷改变了容易引起民族争端的固有政策。

  战争,如果只是打个痛快,只是取得战场上的胜利,那才是真的失败。你家相公我平北虏、平海盗、平倭寇、平南蛮、平西夷各有斩获,那么平匪呢?有什么好处?美丽的海盗男爵阁下,你来说说看”。

  阿德妮嫣然一笑,揽住他地腰,懒洋洋的道:“亲爱的,挨着你,人家才不愿意想这些费脑筋的事儿呢。再说,对大明你远比我熟悉地多,现在又是大明的公爵,人家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你说来听听嘛”。

  杨凌被她的柔媚可人逗笑了,在她丰隆动人的臀上轻捏了一把,他才开口道:“同这些战争相比,这次白衣军、响马盗作乱,固然有为首几个人的个人原因,可是他们能拉起这么大的队伍,就不能不叫人深思了。

  山东之乱,源于河北。河北之乱,源于朝廷。朝廷之由,起于体制。这才是此次叛乱的根缘,这个根缘不解决,就算我打一百次胜仗,杀上一百万人,也不过是扬汤止沸,治标而不治本。

  就算刘六死了,杨虎亡了,说不定马上又冒出来一个新地刘六杨虎,流贼杀之不绝,受苦的始终是百姓。只有釜底抽薪,清除积弊,让百姓有条活路,才能真正彻底平息流贼作乱。然而要治本谈何容易?

  它要触及的是整个大明统治阶层的现有利益,这个阶层包括公侯勋卿、朝中百官、天下士绅,甚至各地藩王、世家,豪门,就算是皇帝,也触逆不了这么庞大的力量。然而,藉由流贼叛乱,深受其害的不只是平民百姓。

  整个高高在上的统治阶级,都会深受触动,他们自然会意识到要想长治久安,获得长远利益。就必须让利于民,采取有力措施缓和社会矛盾。许多平时难以撼动的积习、旧制,就可以迎刃而解。”

  杨凌淡淡笑道:“说实话,我打过这么多仗,在朝中费尽心思做了一些改革,还从未触及大明体制上问题,这一次……..这一次是个好机会,这一仗。对我来说,才是最最重要地一仗。阿德妮,我地真正战场不在这里,而在朝中,打赢了那一仗,我才是真地取得了胜利”。

  阿德妮抬起头来,望着杨凌地目光,忽然发现熟悉中增加了一点陌生的味道。那种眼神,睿智刚毅中带着些无情的杀伐决断,他在论政时不再带着强烈的个人感情了,而是能够冷静地从长远利益去考虑问题,这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应该具备的素质。

  “他是真的无力藉此一战全歼白衣军。还是故意纵匪为患,藉此推动他地政策施行,以达到利益更长远的政治目的?”

  阿德妮心中忽地闪过这个荒诞的念头,随即暗暗自责:“我怎么能这么想呢?不会的。杨永远做不了一个冷酷的政客。他只是因势利导,尽量利用无法制止的不利因素,来创造有益的事情”。

  杨凌倒没想到阿德妮心中转了半天念头,居然会一时把他想象成一个冷血政客。他温香暖玉满怀,可是因为此时正在思忖着自已地打算,越想前途越是光明,兴奋之下,双手温柔的抚慰只是下意识的动作。他没有思及与欲,阿德妮倒娇颜酡红,喘息渐渐粗重起来。

  杨凌仍无所觉,含笑说道:“你想不到也不怪你,战争运作的好,能对政治、科技、经济产生巨大拉动作用,我也是从美国……..喔,从每……..每个国家的战争史中思考摸索出来地。

  临战不慌。尽量化不利为有利。自混乱中创造条件,就可以把战争的损害减至最低。甚至带来的利益远远大于破坏。战争是国力的拼搏和消耗。为了应对战争,运筹得好,可以增长财富、拉动国民经济发展,失去算计,则会导致穷兵黩武、祸国殃民。

  比如说吧,天津港是朝廷试行开放地三个港口之一,可是北方不及南方开放,大的利益团体大多是地主阶层,对此一直持抵制态度,所以天津港迄今还是军港的作用大些。

  白衣军之乱,使南北陆路交通断绝,漕运受到了影响。然而现在海上平静,就可以趁机扩大海运规模,等到人们尝到了它的甜头,即便战争停止,它仍然会继续红火下去,仅靠朝廷政令无法推动的事,这样就可以轻易办到了。

  山东百姓错过了今年春耕,靠外运的粮食勉强能让他们支撑到十月,明年怎么办?现在外逃的难民无地无产,只能成为流民,要回来还是无法生存,我会建议朝廷制订一些优惠政策,把这些视家园土地如生命,轻易决不肯背井离乡的百姓闯关东。

  辽东薄弱地汉民基础将因此大大增强。当年太祖皇帝得把山西人绑到山东来落户,现在利用这种不利形势,百姓不但不会反对,反而会感激朝廷帮他们创造了一条活路。同时山东河北河南一带许多巨富地主破家身亡,许多土地荒芜,战乱地区安置流民、推行新粮、加快工商也就方便了。

  军事方面,募兵制一直不能得到完全的贯彻实施,近在咫尺的民乱横行,把卫所军的溃烂无能完全暴露在京师权贵们的眼前,兵部要推行募兵制,逐渐取消卫所军就容易的多。

  工商方面,由于战乱,朝廷对江南税赋的倚重越来越大,可以趁机扩大商人们的限制桎梏,使他们形成规模和集团化。

  此外,陆路闹匪将加强东西地区地江运河运。战争需要营帐兵甲,可以扩大朝廷设在辽东地手工作坊和牧场,同时解决移民就业,战乱促进马政解体,强化军队战力等等。”

  杨凌得意地笑道:“由于战争破坏,各个部分的一切自然惰性和阻力,都将受到抨击,如果施政者能看得到这些问题。积极利用这次内乱地冲击去借势而变,原本不积极的地方官府和官僚们也得积极响应,这就是四两拨千斤,平时要花大力气、花很多年才能做的事,就能迎刃而解。”

  “哦……..杨,你真伟大!”阿德妮气喘吁吁的抱紧了杨凌:“我还真的没想到可以利用战争做这么多有益地事,只懂得拿剑的人,只配做一个武士。而你……..是一个真正的骑士”。

  大军行进的速度缓缓慢了下来,前军将领驰至杨凌车驾前,拱手禀道:“国公,前方已到禹城”。

  车厢内春光一片,二人虽未及于乱,可那亲热情景儿也够让人眼红心热的了。

  “快快,整理一下,军容风纪要严整”,杨凌悄声催促道,说完整了整袍袖,缓和了呼吸,清咳两声,威严地道:“大军在城中停下暂歇,然后召请乔参将和各位将军过来议事”。

  车外将领恭声应是,一拨马头传达将令去了。阿德妮态若春云,媚眼如丝,一口雪白的贝齿轻咬着樱唇,睨睇着杨凌妩媚地一笑,悄悄自袖中取出一方丝帕,轻轻掩在濡湿红润的唇瓣上。

  禹城也被白衣军攻掠过,现在虽然没有匪了,不过县治一片混乱,当地官员一部分逃去了济南府,其他的也谈不上管理地方了,不过朝廷大军进城,偌大地动静,这些官员自然听说,不禁欣喜若狂。连忙从坑里把官服刨出来,匆匆赶来拜见。

  杨凌简单问了问当地情况,要求地方官员各负其责,迅速整顿地方,然后便屏退众人与乔参将等人议事。

  杨凌将军事部署重新确定了一遍,然后朗声道:“杨虎屡屡战败官兵,一是我们各地驻军各行其事,不能精诚合作。二是杨虎大军多是骑兵,能战则战,不能即走,机动灵活远非我军所及。

  此次汇聚各路兵马中的轻骑力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