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 卯时用兵_回到明朝当王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73 卯时用兵

第(2/3)页

我想,既然大明军目前远战除了火炮仍以弓矢为主,无法以火枪取代,那么能不能在近战中尽量发挥火器地威力,以取代刀剑枪矛或者成为近战的重大臂助呢?”

  阿德妮嫣然笑道:“震天雷本来就是军中使用的一种火器,只是原来需要点燃火绳,使用不便,而且要保证威力的话,体型又太大,一人携带不了几个。我记得你在福州对我说过一种设想,我把它实现啦。

  这种小型手雷使用燧发原理引火,你提议的龟甲外壳虽然容易炸开,不过携带不便,而且尽管火药改良过了,爆炸力还是不够,所以我决定不靠外壳伤人,外壳还是铸成柱状,这样每人可以随身携带十到十五枚。柱状外壁尽量铸薄,让它仅仅发挥包装物的作用,在里边装了大量的钩形、针形铁片和铁珠,这样一旦爆炸,方圆五丈之内,人畜难逃”。

  铁片、钢珠?杨凌忽然想起在一部电影中见过的美军手榴弹,一旦爆炸钢球四射地恐怖场面,头皮忽然有点发麻。他瞧瞧三口大箱子,说道:“这……..三口箱子全是手雷?”

  阿德妮抿嘴笑道:“手雷成本低,制造技术简单,不过我们只来得及造出两箱,图纸我携来了,可以让北京军器局就近制造。最后一箱却不是手雷”。

  阿德妮得意地道:“手雷靠臂力投掷,还是不够远,我铸造了一种更大的锥型手雷。它借用火炮击发技术,实际上是一种小型火炮,只有一根铁筒,单兵就能携带,虽然发射较慢。不过在野战中匍匐前进,用来击毁对方临时搭建的障碍物和防守阵垒十分有效,射程是投掷的三至五倍不等”。

  她向杨凌莞尔一笑,说道:“这个也是借用了你、我天才的相公大人所说过的设想,我让它成为了现实!”

  阿德妮说着掀开了木箱,一具具锃亮的发射筒,用棉花隔开,整整齐齐地排在箱子里。单兵火箭筒……..。虽说和现代地火箭筒有些差距,其实杨凌也没见过现代火箭筒地内部结构,不过阿德妮既然把它拿来,就一定是经过实战模拟地,应该可以使用。

  杨凌哈哈大笑,他情不自禁地冲过去,一矮身搂住了阿德妮的身子,双手兜住了她地丰臀。阿德妮娇呼一声,急忙搂住了杨凌的脖子,紧跟着她已被杨凌抱了起来,在房中飞快地转了三圈儿,欣喜不胜地道:“阿德妮。你真是我的及时雨、顺船风,哈哈哈,真是难为了你啦”。

  阿德妮轻轻从他身上滑下来,深情款款地道:“人家不为你着想。还能为谁着想呢?聪明的女人,就应该懂得如何去爱她地男人”。

  杨凌欣笑几声,把箱盖合上,道:“这些武器帮了我的大忙,我即将实施的计划,有了这批武器,就更加万无一失了。走,咱们回去谈。对了。我出任剿匪总督,消息应该刚刚传到江南,你怎么就已经到了,莫不是还懂得未卜先知?”

  阿德妮道:“是怜儿说的。我和怜儿在江南打理咱家的生意,军器局那边跑船时也偶尔过去照料,这是我和郑老研究出来的,刚刚造出一批,京畿响马造反的消息就传过来了。怜儿通过她的哥哥和镇抚司钱大人弄到了军情邸报。

  她分析之后告诉我。率兵平叛地人必定是你,要我把已经造好的武器马上给你送来。助你一臂之力。同时携带图纸,由京师军器局就近制造,更方便些。”

  “怜儿……..”。

  杨凌微微一怔,有刹那的失神,眼前忽然闪过那美人儿的润玉笑靥,天然的眉黛翠烟,湛湛如水地美目,周身无处不媚的风姿……..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大义不负卿。怜儿……..,等着我,你的相公马上就要出兵平叛了,此间剿匪事毕,我一定把你接回来,今生此世,再不分开!

  巍峨的济南城高高耸立着,城墙高峻,诸多门楼、角楼、望楼、箭楼、女墙交织成一道密集地攻击网,城外护城的壕堑既深又宽,足以与边塞重镇大同府的城池相媲美。

  这座城池占据了水陆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山东一省的最高指挥衙门所在地,如果能攻克这座城池,毫无疑问,不只在军事上,更重要的是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山东各地观望坚守的城池将因它的陷落而不战自溃。

  济南城深沟高垒纵深防御,数万兵马戒备森严,把这座堡垒守得是如山岳峙立一般,难以撼动。燕王发动靖难之役时,这里就是一座军事要塞,当时燕王夺了大明重要兵站德州,得粮百万余石,兵甲不计其数,不但大大壮实了自已,而且使济南成为一座孤城。

  尽管如此,山东参政铁铉收拢了一些朝廷地残兵败将、散兵游勇,倚仗这座城池竟和燕王对峙达数月之久,后来燕王运来大炮攻城,铁铉便找画师绘了朱棣他老爹朱元璋的画像,又树无数牌位于城头,竟令朱棣空有利器在手而不敢轰城,最后郁闷而归。

  后来直到朱棣取了南京,得了天下,再发兵北伐,围城良久。耗尽城中粮草,这才取下济南城,朱棣恨极了铁铉,将其妻女尽数发配教坊司受人凌辱,死后又弃尸喂狗,犹不解其恨。

  如今杨虎造反、官兵守城,朱老头儿的画像当然不能再做挡箭牌,不过幸好杨虎没有大炮。纵然有也未必及得济南城的大炮数量,所以杨虎根本不直接来攻济南,如今正日夜猛攻泰安,只要响马盗再夺了德州,济南城守军将领未必有铁铉那份胆略和勇气,把济南围成了座孤城,未必就取之不下。

  泰安城已数次派人突围向济南城求救兵,可是从四川调防济南的都指挥使陈鸿蒙就是按兵不动。他的大军守城绰绰有余。可是军心士气毕竟不能和一群亡命比,而且官兵战马不多,以数千骑兵驰援泰安纯属开玩笑,如果出动大队步骑,杨虎的骑兵只要来一个侧翼突破。就得任人宰割。

  肉包子打狗地事,陈鸿蒙才不会去做,杨虎十万大军围泰安这么久却取之不下,并不是真地取不下。未必不是抱着想诱他赴援,来个围点打援,那样远比夺泰安困济南要快地多,陈鸿蒙识破杨虎诡计,偏不上当。

  就此事,他和山东布政使吕继善沟通过,吕继善也同意他的判断。可是济南军政要员未必都有这个见识,都认为他是畏战怯敌。攻讦言论不绝于途,他从四川调来不久,当地士绅官僚与他不熟,便不断向布政使吕继善施加压力,逼他出兵。

  吕继善也是个甚有主意地官员,不但是个官场老油条,而且是滚刀肉一块,也亏得是他。才顶得住济南府一拨一拨上门来狂轰烂炸的人。顶住从精神到名誉、从仕途到前程不断的软硬兼施,威逼利诱。

  唇亡齿寒的论调。吕继善已听地耳朵起茧了,陈鸿蒙的理由他也对这些当地豪绅大族和官员士子们再三解释过了,可惜这些人根本听不进去。泰安与济南之间的士绅大族之间多有姻亲关系,眼见泰安岌岌可危,他们如何放心得下?

  济南大豪翁之琪愤愤然道:“陈鸿蒙?那个装神弄鬼的老道有个屁本事,分明是怕死不敢出兵,大人啊,您是山东布政使,官阶比他还高着一级,战时该由您负全责,您得逼着他出兵呀”。

  陈鸿蒙崇信道家,不但家里供着三清祖师的神像,早晚一柱香,平素还常和济南附近名山大泽有道行的道士们来往,因此这些名门望族、豪绅士子鄙称之为鸿蒙老道。

  吕继善苦笑连连,他愁眉苦脸的道:“各位,各位,我毕竟是一介文人,若论军事,哪及得陈大人?杨虎志不在泰安,而在济南,出兵只有把济南守军也让人给端了,陈大人是知兵的,济南军队宜守不宜攻,这也是没法子呀”。

  这儿正纠缠着,有人奔来报告:“禀布政使大人,泰安府派来求援特使!”

  在场地官员士绅们一听,顿时两眼发亮,也不待吕继善吩咐,便一迭声道:“快快请进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