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信口雌黄_回到明朝当王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2 信口雌黄

第(2/3)页

惶惶,谣言四起,大同遇险更是可虑,常言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臣闻皇上还欲再次起兵,亲自挂帅,实不可取,‘土木堡’之变前车之辙,不可不防……”。

  “皇上既知做一个文治武功地圣君不易,就该体恤民情,朝中筑山陵、修长城已捉襟见肘、入不敷出,鞑靼蛮人不过是疥癣之疾,沿边征掳所图不过些许财物,动用大军征伐所费何止十倍于鞑靼所造成的损失?圣人曰垂拱而治,皇上应该……”。

  “皇上,臣听说皇上一路行来,惊动地方、夜宿民宅、仪仗之中多有美貌女子出入,实在有损圣德,民间谣言四起,皆谓天子巡幸大同,是为征求美色,是故民怨沸腾……”。

  眼见下边此起彼尽是大放厥词的臣子,正德气地怒发冲寇,头发几乎要一根根地竖了起来,就算进谏的话有理,也休想他听得进一句了。

  李东阳早知朝中文官对皇上轻率出宫十分不满,但是刘健、谢迁请辞后,唯有他留在朝中,一些激进的官员对他大为不满,认为他恋栈不去是贪恋权贵,李东阳处于这样尴尬的境地,实不宜对清流过于打压,是以虽见皇上脸色越来越差,却不便出言压制百官,所以悄悄向杨廷和递了个眼色。

  杨廷和心中也认为皇帝就应该在京师号令天下,此次皇上轻率出京,他们三大学士承受着来自后宫、外廷的诸般压力,还要应对民间谣言、平复民心,戒备各地藩王动静,可谓忙地焦头烂额。

  再者他与两位大学士一路追赶皇上,杨凌使人断了他的马腿,大同之行再次被杨凌阻回,杨廷和到底比李东阳年轻些。胸襟气度及不上他,心中多少有些耿介。

  他也听出那些执拗的官员所说地事情大多是强词夺理、牵强附会,但是以那些人地学问,又何尝不明白皇上此行地确大有斩获?

  只不过在他们心中皇帝离开京城巡弋于边疆,害处远甚功绩,而且文官心中还担心小皇帝年轻气盛,从此穷兵牍武、武将把持大权不可控制,故此竭力打压。这也暗合杨廷和地意见,因此虽见他极是尊敬的李大学士示意,杨廷和故作未见。

  武将中一些将领对这些引经据典地文官不满起来,开始据理力争,只是那些文人一张嘴就滔滔不绝,满口都是之乎者也,这些武将大多听得瞠目结舌,在声势上当然难以压倒他们。

  杨凌见文官武官彼此对骂。正德小皇上已经快抓狂了,忍不住向皇上走去。他悄悄走到正德身边,轻声道:“皇上,你还记的在大同时臣向你禀报的那些愚民谣言么?”

  正德怒发冲冠,现在什么话也听不进去。但是杨凌提的事和现在的场面全然无关,一下子勾起了正德地好奇心,他硬着嗓音道:“记得,怎么了?”

  杨凌听出正德声音哽硬。不禁暗骂这群官员的愚蠢,这次大同之行风风光光,小皇帝当然希望得到百官的认可,可是如今回到京城,等待他的竟是这种局面,犹如一盆冷水当面扑来,以这种岁数地少年逆反心理,要么自暴自弃变本加厉。要么心灰意冷从此无所作为,这些蠢货把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当孔圣人教训么?就是孔圣复生,是否就有这份涵养气度?

  杨凌轻声道:“臣记得皇上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正德身子一震,闪目望向杨凌,杨凌微微一笑。一扫那些官员。对正德道:“皇上你看,这些官和那些鼠目寸光、人云亦云的市井之徒有什么区别?所不同者。不过是那些人卖弄的是奇闻逸事,图个乐呵,他们卖弄地是伶俐口舌,显摆文章”。

  “皇上大同之行,是荒唐不拘还是功在社稷,没有起居官、书记官作证,但是天地可以为皇上作证!大同的十二万大军、数十万百姓可以为皇上作证!溃败到草原上的敌人,可以为皇上作证!”

  张永、苗逵和被削了官职躲在后边的谷大用都胀红了脸,异口同声地道:“老奴,也可以为皇上作证!”

  正德看看他们,回头再瞧瞧那些涨红着脸正唾沫四溅争吵不休地官员,嘴角慢慢上翘,过了半晌,他眼中忽然泛起有趣地神色,格格一笑道:“说的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他们想说甚么,朕禁不得他们的嘴,朕要做什么,他们又岂能缚住朕的手脚?”

  这一瞬间,他眼神中地委屈、悲伤、愤怒一扫而空,代之以坚定、不屑和一丝顽皮,他抿了抿嘴唇,忽然扬声笑道:“诸位爱卿忠于国事,忧心朕躬安危,虽然有些危言耸听、夸大其事,呵呵,也是一片忠心可嘉,朕都记在心里啦。

  出宫日久,朕甚是思念太皇太后和太后,这就要进宫问安了,诸位爱卿有何谏议,明日廷上再说。魏彬,摆驾回宫”。

  正德避重就轻,廖廖几语把他们的责难全部归结于因为担忧皇上安危以致言过其实,然后笑吟吟地一拂袖子走向龙辇。

  那些暗暗攒着劲儿等着皇帝大发雷霆的官员顿时都愣在那儿,这还是印象中那个性情暴躁,常常被人只言片语就激怒地无法自控地小皇帝吗?

  他们不怕皇帝龙颜震怒,但是一个喜怒不形与色、叫他们无法琢磨的天子,却不由让人从心底里产生一种畏惧。

  皇上地反应大出他们预料,一时无法应对,等他们反应过来,正德已施施然弃马登上了龙辇,仪仗通过得胜门,走正阳门,直趋午门回了皇宫。内相刘瑾在宫门前跪接圣驾。

  杨凌伴驾到了宫门前,候皇帝一进了宫,立即嘱咐人抬了唐一仙的轿子随后赶来,自已打马如飞直奔西城。

  内阁大学士李东阳、焦芳,内相刘瑾和锦衣卫牟斌晚了一步,先后派来相请地人都扑了个空,此时杨凌已一路快马出了城,到了高老庄。

  熟悉的家门已经在望。杨凌抑制不住心中激动,快马加鞭,还没到府门前,就遥遥看到几个人影杵立在那儿。

  近了,更近了,隔着三丈多远,杨凌猛地提缰勒马,健马长嘶人立。前蹄尚未落下,杨凌已跃下马来,疾步迎了上去,一把将身材娇小的幼娘揽在怀中。

  两人耳鬓厮磨,缠绵半晌。肩头不觉已湿了一片。

  杨凌抑住心头激动,抬头望去,只见玉堂春、雪里梅、高文心几个美人儿莫不眼含泪花,羞喜中带着无限欣悦。杨凌眉尖一挑,向她们含笑点头,刹时红了三朵桃花。

  他低下头来,扶起幼娘,伸手替她抚去颊上泪痕,轻笑道:“看你,相公不是回来了么,你有着身孕。莫要哭坏了身子,来,让相公瞧瞧胖成什么样了”。

  他方才揽着幼娘,就觉得那小蛮腰如今粗重了许多,是以开口调笑,韩幼娘一听顿时胀红了脸,忸怩不安地立起了身子,生怕真的变丑。让相公看了失望。

  杨凌细细打量。幼娘桃颊樱唇、漂亮地浓黑眉毛纤发可现,五官依然娇美如昔。只是小腹已见隆起。

  当初青涩灵秀的小丫头,如今已经是丰腴秀润的小妇人,如带露的玫瑰迎风绽放,风华炫目。而这,是自已,让她从一枝清涩地花骨朵儿,绽放了绚烂地花瓣。杨凌满心喜悦地叹了口气,又轻轻拥抱了她一下。

  苏三和雪里梅姗姗上前,娇声下拜道:“老爷”。

  杨凌嗯了一声,放开幼娘将她们扶起,两个年方二八的小美人眼神明净澄澈,俏脸上淡施些许脂粉,脸蛋儿微微有些消瘦,更显得明艳而清丽,如同两朵水灵灵地雨后雏菊,真是叫人想不动心都不成!

  高文心见杨凌揽着她们地香肩,眼神中微微闪过一抹失落,但她脸上仍是嫣然浅笑,上前见礼。杨凌对她不好过于亲昵,又冷落不得,只得隔着衣袖扶她皓腕,高文心不禁幽怨地瞥了他一眼,那菱唇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