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0 再遣将帅_回到明朝当王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70 再遣将帅

第(2/3)页

进来,杨凌听说这人已经醒了,欣喜地迎到床前,说道:“兄台醒了?感觉怎么样?”

  那书生张着嘴唔唔两声。瞧瞧杨凌,又瞧瞧高文心,刚想伸手拔去银针,瞧见高文心杏眼一瞪,忙又缩回了手。高文心似笑非笑地道:“他刚刚施了针,现在还动弹不得”。

  书生听了苦着脸点点头,杨凌狐疑地道:“胸口受伤需要在颊上用针么?高家地医术果然神妙无比”。

  韩幼娘将椅子挪了一下,说道:“相公急什么。这位壮士既然醒了,稍候一会再叙话不迟。姐姐,她的伤碍事么?”

  那书生听这俊俏的小姑娘叫面前这位气宇轩昂的英俊公子为相公,又称那心仪的美貌女子为姐姐,不由得心中一凉,大户人家妻妾之间以姐妹忽称他是知道地,难道佳人已有归属?

  他一直张着嘴,口水都快流了出来。既然美女早已有了夫家。也用不着讨好出丑了,书生一把扯下颊上银针。扭了扭嘴巴干笑道:“多谢公子和夫人救命之恩,小可感激不尽”。

  杨凌见这书生脸色微黑,虽然容颜憔悴,但看眉目十分英朗,瞧着很是顺眼,便按住他肩膀道:“躺着吧,兄台是哪里人,姓甚名谁,听说......是一个道士伤了你?”

  书生就势躺下,眼见这年轻公子容貌比自已还俊俏几分,气度也甚是不凡,那对璧人想来定是人家的贤妻美妾了,对于刚刚出言轻浮也自有些惭愧,他含笑答道:“是,小可是湖北松滋人,姓伍名汉超,自幼在武当学艺,那日见一妖道蛊惑乡民,所以想将他送官究办,可惜技不如人......”。

  他摇摇头,又笑道:“公子不必疑心,家父是新任成都同知,讳字文定,小可也是官宦人家,不是宵小歹徒”。

  杨凌想了想道:“伍文定?哦......记得记得,呵呵,原来是伍文定的公子,令尊大人的名号我是听过地”。

  伍文定原是常州推官,前些日子魏国公徐俌与民争田,官司打到州里,伍文定将田断给了那个平头百姓,魏国公大怒,依托关系将案子移送京城,想要严惩伍文定,幸好韩威就在刑部,探望杨凌夫妇时顺口说起此事,杨凌对焦芳关照了一番,这个推官不但未受惩罚,反而升迁成都府同知,杨凌没想到自已救的居然是他的儿子。

  伍文定听他直呼家父名讳,丝毫不知避忌,神色略有不悦,高文心看出他不愉神色,说道:“我家大人是御前亲军统领、内厂总督杨大人,伍公子可曾听说过?”

  伍汉超一听大吃一惊,焦芳擅于拢络人心,又知道自已的靠山杨凌在地方上势力还浅薄地很,所以既施惠于伍文定,早已暗中透露给他消息,表示是杨凌过问,魏国公才没有构陷他。

  伍汉超艺成下山四海游历,已经见过父亲,自然知道这其中关节,更知道杨凌的权势如日中天,漫说直呼他父亲的名讳,就算那位同知大人就在眼前,也得屈膝下拜,见过上官。

  伍汉超是官宦子弟,一听这是朝中的高官,原来地洒脱自然顿时一扫而空,神情局促地道:“原来......原来是杨大人。久闻大人威名,草民有伤在身,不能全礼......”。

  杨凌道:“唉,你我兄弟相称不是好好的吗?何必用那些官场上的繁文缛节?你还有伤在身,不要说那么多了,文心,快帮汉超兄疗伤吧”。

  高文心应了一声,上前取下伍汉超手中银针。又换了一枝,窥准颈下穴道轻轻捻下,玉人就在眼前,淡淡幽香盈人,腻玉般的肌肤在烛影下泛出温润地光泽,伍汉超可是不敢再有什么遐思,只得屏息敛目,静静地让她救治。

  杨泉叔侄来到杨府已经五日。第二日杨凌携妻妾宴请了这对本家叔侄,玉堂春、雪里梅百媚千娇,本就是人间绝色,再穿着绮罗绸缎、珠项玉环,直疑九天仙子谪尘。

  饶是杨泉不敢再对这位堂弟家眷生有一丝非分之想。仍是看的眼花缭乱、两眼发直。好在这些内眷礼节性的见了一面,就回到内院去了,杨泉纵然心中贪慕,也只好如井中望月。

  这几日天气晴好。一直没有下雪,杨凌心中也暗暗庆幸不已,若再下一场大雪,城四周地难民可就难以存活了。

  他受了成绮韵启发,深知要让那些大户赈灾其实也不难,每日地米粮耗费不足一百两银子,对那些富豪实是九牛一毛,只要诱之以名不愁他们不出手。

  杨凌去见了李东阳。又亲自拜访了朱刚、张鹤龄,由这两家率先赈灾,李东阳亲笔书写功德碑立于京师护国寺内,一时京师富贵豪绅纷纷响应,官办、民办的赈灾棚子在京城四处搭起,那些强壮劳力也允许进城寻了份差事做,他们工钱低、肯吃苦,一时皆大欢喜。

  此时。杨凌心事重重地刚刚赶进宫去。这些日子朝廷上不断接到大军收复失地。驱走鞑虏地情报,一时朝野振奋。

  但从内厂线报飞速传回的消息看。最初几仗明军倚仗锐气,倒是打了胜仗,斩敌首千级,缴获军马骆驼数千匹,同时抢回大量被掳走地财物人口。

  可是苗逵不知是不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开始贪起功来,敌军退缩,便全力追击,明军骑兵有限,机动战力不足,还要分兵追击分成三路退却的鞑子,结果被伯颜可汗调遣大军将孤军深入的一支先锋部队包了饺子,三千精锐尽丧敌手。如今敌军趁明军分散回拢不及,已开始集结重兵反攻大同。

  杨凌思前想后,已决定起用杨一清、王守仁赴边领兵挂帅,可是这两个人一个赋闲在家、一个在吃牢饭,都是得罪过刘瑾的人,贸然举荐,必然和刘瑾之间存了芥蒂。杨凌愁思良久,决定先说服刘瑾,再去见正德,他准备了一套说辞,不料见了刘瑾刚刚说明来意,刘瑾略一沉吟,便欣然同意,倒令杨凌大为意外,不过边关战事紧急,他也顾不上多想,赶忙拉上刘瑾来见正德。

  二人在马永诚的带领下赶到御花园,只见正德在几个宫女太监的侍候下,正在冰面上抽着冰陀螺,那陀螺加了哨子,发出呜呜的响声。

  正德穿着大红箭袖,外罩无袖的石青色貂裘,玩地正兴致勃勃,瞧见杨凌来了,忙指着身旁一个穿紫边貂皮袄的姑娘笑嚷道:“快抽快抽,如果陀螺倒了,朕要罚你”。

  正德一边不舍地回头说着,一边走到浅湖边,一把托起杨凌欲下拜的身子,笑道:“免了免了,杨卿会不会玩这陀螺?朕和解语羞花刚刚儿学的,好玩的很”。

  杨凌摇头笑道:“这个微臣不会,小时候倒是玩过冰爬犁,还得是两条腿地,要不然就摔跤”。

  正德眼睛一亮,喜道:“怎生玩法?快教教朕!”

  杨凌咳嗽一声道:“皇上,这个还是算了吧,两条腿儿的玩起来没劲儿,一条腿儿的滑起来飞快,可要把您摔个鼻青脸肿地,皇太后还不摘了臣地脑袋?”

  正德抓耳挠腮的实在想不出什么东西一会儿两条腿、一会儿一条腿地。正想再问个清楚,杨凌已抢着将边塞最新战况简要叙说了一遍,正德一听大怒,高声骂道:“浑帐!”

  马永诚吓得一下子跪了下去,冰面上几个人听见了也不敢再嬉戏,纷纷聚拢过来,却站得远远儿地不敢近前。只有一高一矮两个黑貂皮衣、黑貂皮帽儿,明眸皓齿的姑娘走近了来。矮的那个笑颜逐开地道:“皇兄,别跟个炮仗似的一点就着,杨大人又怎么招惹你了?”

  杨凌一瞧,那笑颜如花的少女是永淳公主,旁边一个亭亭玉立、黑衣白肤明艳照人地姑娘正是永福,连忙躬身施礼道:“见过长公主、永淳公主殿下!”

  正德涨红着脸怒道:“他们走之前朕再三嘱咐,要他们不得分兵、不得冒进,全被他们当了耳旁风。马永诚,马上传朕的旨意,把三个蠢货抓回京来治罪!”

  永淳小公主见哥哥真的在大发雷霆,俏皮地吐了吐小舌头不作声了。永福公主一双星眸飞快地瞟了杨凌一眼,见他披着纯黑金边地狐皮大氅。丰俊俨然,气质更加成熟稳重,脸上不禁微微一热,忙轻轻地道:“杨大人快快请起。不必拘礼”。

  正德恨恨地把鞭子扔到了一边,他那鞭子是用珊蝴节做的,柄上缠了金丝,柄端还镶着宝石,马永诚忙不迭扑到雪堆里捡出来,宝贝儿似的用袖子拭去白雪。

  正德看也不看,拉起杨凌道:“走,跟朕回乾清宫。咱们好好议议”。

  刘瑾、马永诚一溜儿小跑地跟了过去,永福公主慢慢走到湖边廊下,黑亮绒绒的袖子搭在雕栏之上,眺望着几人离去的方向,淡雅素静地容颜微微有些落寞。

  正德回到西暖阁,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说道:“大同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三面临边。实是我京师屏障,若被鞑子数万大军直杀入中原腹地,那后果实不堪设想。这三个......这三个......,杨卿,你看朕是不是要再派大军?”

  杨凌道:“皇上,苗逵也算小心地了,集结于大同的守军有四万之众,鞑子没有数倍之敌和攻城地利器想拿下这座高墙坚城并不容易,而且各路进攻的兵马也正火速回援,大同应该不会有失”。

  正德虽然贪玩,却也知道用兵之重,闻言这才稍稍放心。杨凌又道:“臣担心的是,鞑子攻我之必救,大军受到牵制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原先的部署全被打乱了,想再挽回颓势可就难了”。

  正德重重一拍桌子,忽然兴奋地立起道:“朕来亲征,杨卿做先锋,咱们打一个大大的胜仗叫别人看看”。

  马永诚欲言又止,杨凌忙道:“皇上,用兵之道,不是那么简单地,臣正在想,大明精锐之师便是京军,可京军战力反不及甲仗兵器简陋的边军,乃是缺少战争训练的缘故。

  这场战事结束,皇上不妨将京军调往边塞,以强悍的鞑子做最好地老师,各部轮番守边练兵,同时将边军调往京城,由臣和皇上各自领军作战,从这些实战经验丰富的军队身上学习统兵挂帅的本事,到那时大明军队个个战阵经验丰富,兵能战,官能将,皇上再亲自领兵出塞,重演洪武、永乐二帝时的威风如何?”

  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