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4 初见成果_回到明朝当王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64 初见成果

第(2/3)页

怕。

  “唉.......”,杨凌摇摇头,叹息一声道:“那时候,我就想,闯荡出份家业来,不让幼娘再受那种苦,那样我就知足了,谁知.......人心永远没有知足的时候呀,如今家业是挣下了,我想的也更多了.......”。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今站在这个位置上,有机会使大明更强大,有机会让百姓更富足,试问一个稍有责任心的人,谁能抵抗这种诱惑?

  成绮韵和高文心不知他的心事,只当他指的是功名利禄,成绮韵微笑道:“大人想的原也没有错,昨日为夫人打算,那是尽了夫君地责任,今日为朝廷打算,那是尽了臣子的责任,来日还要为子孙后代打算。人的一生,总是有各种理由逼着你不断去争的,想置身事外,你肯别人也不肯的”。

  她这一说,杨凌倒想起来了,回来一个多月了,自已辛勤耕耘,三房娇妻年纪不大。身子稚嫩,常常娇呼承受不起,如今那暖窖里地地瓜秧都疯长不停了,她们的身子咋还没个动静呢,莫不是高文心的医术失败了?

  杨凌想到这里,有些怏怏不乐,他叹了口气道:“你们继续抚琴吧,我去后边”。

  成绮韵匆匆下地。趿起鞋子,抚了抚海马潮云纹地羊皮金沿边褶定线裙子,嫣然笑道:“夫人在后院儿暖窖呢,卑职已睡地足了,陪您过去瞧瞧吧”。

  暖窖里试种了些作物。同时培育了许多红薯和马铃署的秧苗,杨凌想到来日要在四地同时开始播种,需要大量人手指点,是以高薪聘请了数十名本地种田地行家里手跟着那一家南洋华人学习培秧栽种技术。邪各思传教士也时常过来指点些在不同地域种植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韩幼娘见夫君十分重视此事,自已又擅长农活,便时常去暖窖里帮忙,同时也学习这些作物地耕种。高文心和成绮韵对于这些活计一窍不通,加上对于农活确实本能的有种轻视,却没有那么热衷。

  玉堂春和雪里梅无论心中怎么看,但是夫人亲自动手了,她们怎好坐在家中。于是两位娇娇怯怯的美人儿,也换上粗布衣衫,跟着幼娘施肥浇水,侍弄起庄稼来。

  后园的暖窖极大,是内厂官兵在皇家暖窖种菜师傅的指点下搭盖起的,三分之二在地下,三分之一在地上,篷上覆了密匝匝的庄稼杆儿。设有专门的通气孔道。上边设了六处天窗,引入光线后在里边折射处置了二十几处巨大地铜镜。映得暖窖中亮如白昼。

  杨凌和成绮韵、高文心经过二十多级台阶,走下暖窖去,只见整整齐齐三排棚架种满了各种绿油油的秧苗,这些主要是拿来试种,开春后直接移植本地的,至于其他三地就要到时派遣培训好的农匠带着粮种去当地培植了。

  那家从南洋回来的老爷子王东怀领着几个农夫正指着一丛地瓜秧讲着什么,然后掐下一截儿插进土中,瞧见杨凌和成绮韵二女,他忙住了手,恭谨地叫了声:“老爷”。

  杨凌摆摆手笑道:“你们继续,不用管我。夫人呢?”

  王东怀往里边一指道:“夫人在那边,正侍弄老爷起了新名叫辣椒地东西呢”。杨凌发现这辣椒籽儿时又惊又喜,不过王东怀说的那名字十分拗口,他现在已记不清叫甚么了,当时便顺口给它正了名,直接叫它辣椒。

  这东西只要温度适宜,四季都可生长,前两日看,辣椒苗儿已长起很高,隐隐吐出白色的花蕾了。杨凌点点头,领着二女走了过去,远远正好一束光线直映在一丝鲜绿上,韩幼娘和玉堂春、雪里梅三人穿着直领对襟小袖的青衫,套着灰色坎肩,正兴致勃勃地轻轻抚弄着那些绿苗儿。

  杨凌唤道:“幼娘”,韩幼娘闻声扭头,欣然道:“相公,你快来瞧,这些辣椒开了花了呢,将来就会结出你说地涮火锅时用的红红的辣子吧?真想知道那是什么味道”,说着向高文心浅浅一笑道:“文心姐姐”。

  杨凌听说辣椒开花了,脚下紧了两下,兴冲冲地赶了过去,韩幼娘挽着袖子,露出一截白生生的胳膊,笑盈盈地指着绿苗儿道:“相公你瞧,开了好多呢,这一片都是我侍弄的呢”,说着眉飞色舞,开心的不得了。

  旁边那片西红柿抽技发芽儿长得也极茂盛,杨凌知道这东西是需要剪枝的,可惜他也不知道是在开花前剪还是开花后,更不知道该剪什么,只是估摸是为了防止秧苗疯长,光生叶子不长果实。

  所以他叫农夫将那些柿子秧两棵一组,分成十组,准备开花前后按照不同的方法剪枝,并把剪枝情况记录下来,再从生长情况判断出哪种方式是正确地。

  杨凌看了看那片辣椒,果然才两天的功夫,就冒出了大片花朵。有的刚刚绽开,下边的花萼仍带着浅绿。

  韩幼娘笑吟吟地挽住他胳膊,巧笑嫣然地道:“相公,什么时候才能结果子,你说的那种红红地、尖尖的果子?”

  杨凌宠溺地捏了一下她的鼻尖,笑道:“这样子长,可长不出几个果实”。

  “啊?”韩幼娘惊愕地瞪大了眼,只见杨凌微微哈下腰。挑了一朵长得较大地白花伸手掐了一下,韩幼娘忍不住心疼地叫了一声。

  只见杨凌捏着花萼部分,将那花蕊小心地在一朵朵已盛开地花蕊上轻轻扑扫着,笑道:“幼娘,东西结出花来,是需要授粉的,你平时只在地面上栽种,想必不知道了吧?

  授粉地方式有用风力的。有时一点微风就能带起一朵花上地花粉,授给其他的花朵,更多的是靠蜜蜂呀,或者其他昆虫在花朵上爬来爬去的,沾了一身花粉。再传给另一朵花,在这暖窖里冬季种菜还行,种可结果实的东西,风力太小。又没有蜜蜂,就得人工给它们授粉”。

  这番道理,莫说会种庄稼的韩幼娘不明白,饱读诗书的成绮韵、高文心不明白,就是旁边恰巧经过的御田暖窖派来地师傅都极为惊讶,奇道:“竟有这样的道理?我说平日种的瓜果都长的极好,怎么冬天想在暖窖里为皇上种些瓜果吃却极少结果,只当是节气不对。不能逆天行事,原来是这个原因,大人真是.......真是博学多才,小的回去后一定要尝试一下。”

  杨凌干笑道:“这是个原因,不过冬季种出来地瓜果总是不及正常节气的口味好吃,因为温度、阳光、气候差的太远,嗯.......你想种的口味好,尽量模仿出相应节气地环境吧”。

  那位御田师傅连连点头。恨不得立刻就赶回去试种两棵。逐棵的授粉是个细致活儿。没几下功夫杨凌就失了耐性,他丢掉花朵道:“走吧。这里通风还不错,不过还是有些气闷儿,今儿文心来看你,咱们出去喝杯茶吧”。

  韩幼娘乖巧地任他拉着手,一行人说说笑笑地往外走。杨凌随口问道:“玉儿、雪儿,我从内厂派来六个账房随你们学习记账之法,现在都教完了么?”

  玉堂春一边将袖子撸下来,一边答道:“嗯,那六位先生都是老账房了,只不过学一种新的法子,快的很,没两天功夫就会了,还揣摩出许多道理,连我和雪儿都没想到呢”。

  杨凌道:“那是自然,这些先生记账盘账是行家里手,这种记账办法我也就记得这么多了,教给他们,只要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们自然会补充的更完善。既然他们都已会了,那便好办多了,过些日子我得让他们去户部、工部等处教教那些帐房,朝里要统计些数目现在是太费劲了”。

  雪里梅一直跃跃欲试的想要说些什么,可是杨凌左右人多,她也插不上口,直到到了暖窖口儿,要沿阶而上时,她才趁机凑过来,在杨凌耳边低低地、飞快地说了一句话,杨凌一听霍地扭过了身子,惊喜地叫道:“真的?”

  然后他又扭回头,扶住韩幼娘地双肩道:“你这丫头,是不是想让相公家法侍候了?怎地.......怎地有了身孕,也不告诉我?”他说着,声音都惊喜地颤了起来。

  这一下声音太大,成绮韵和高文心刚刚迈出一步,脚下一软,差点儿没摔倒,两个人也都刷地一下转回身来,飞跑到韩幼娘身边,拉住她的手上下打量,七嘴八舌地问着话,把玉堂春和雪里梅都挤到了一边。

  韩幼娘顿时满脸羞红,一双乌溜溜的眼睛谁也不敢看,最后局促地盯着地面,用细若蚊蝇的声音轻轻地道:“嗯.......可能.......大概.......也许.......,哎呀,雪儿,早知道不告诉你了”。

  她轻轻顿足,嗔怪地瞪了雪里梅一眼,才羞羞答答地垂下头对杨凌道:“相公,人家也不敢确定....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