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蜜_古代科举之路最新章节正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崖蜜

第(2/3)页

眼龙案后的天子,天子批阅奏折,竟是全做不知。

  秦遇心里一下子转了好几个念头,垂眸跟着皇长孙去了偏殿。

  两人落座,皇长孙道:“秦先生可知“浮费弥广”何解?”

  秦遇微怔,很快反应过来,他现在不是在做文章。

  浮费弥广,字面意思来说,就是各种开销越来越多。

  如果放在科举中,那这就是一道典型的策论题。既然是策论题,那么就要回答对策。

  皇长孙向他“请教”问题,一来就是一道策论题,该说不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下马威呢,还是测试。

  秦遇很快打好了腹稿,略微斟酌,便道:“既然如此,那便开源节流。”

  皇长孙立刻追问:“不知秦先生所说开源之法又谓之何?”

  开源的法子当然有很多,最典型的就是出海了。可惜不能这么说。

  “税收。”秦遇选择了最稳妥的,“殿下,下官所说的税收,不是在民。”

  秦遇后面半段,成功把皇长孙的话堵了回去。

  “个人所得税。”秦遇温声道:“或者说,阶段性征税。”

  现代的很多制度,都是古代数千年管理国家的经验而来,可谓精华。

  皇长孙若有所思:“阶段性征税?”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一个人收入越高,税就收的多。穷人就不收税了。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时下高收入者,另一方面也代表着有权,或者说背后有大靠山。这税可不是那么好收。

  而且,若真要如此,那肯定要在现有法制上改革,动了“顶层”利益,阻力肉眼可见的大。没有铁血手腕,不要轻易尝试,否则胳膊得折了。

  皇长孙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他抿了抿嘴,幽怨的看了秦遇一眼。但很快恢复如常。

  所以秦遇以为他看错了。

  皇长孙心里的确是有点小怨念,秦遇告诉了他法子,他很高兴。可是这法子却很难实现,让他纠结。

  他都分不清,他是知道法子好,还是不知道法子好了。

  秦遇其实没说完,除了阶段性征税,朝廷还可以设商税发票。但是走都没有学会,更遑论跑了。

  不过这番交谈,皇长孙对秦遇的才能认可了一些,但还不够。

  “秦先生,我还有一事不明,谓,行赏忠厚之至论?”

  这其实说的是儒家的仁政观点。

  如果说之前那个问题,测试的是秦遇才能,那么这个问题,测试的就是秦遇的学问和阅读量,以及对历史的理解。

  秦遇将心中所想娓娓道来,字正腔圆,只听声音就是一种享受。更遑论秦遇说的细致,浅白。

  这里的“浅白”,不是说秦遇学问浅,而是说秦遇能把深奥的东西,转换成通俗的语言,便是一般人也能轻易听懂。而且主次分明,不会让人云里雾里。

  在这一刻,皇长孙深切的感受到了秦遇和李少师的差别。他也终于懂了,为何霍英对秦遇如此推崇。

  秦遇这一讲,就到了酉时,午饭都是草草用了,这个时间比他平时散值都晚了,秦遇讲的口干舌燥,茶水喝了一杯又一杯。

  终于,王宽公公来唤他们,秦遇犹如听到了天籁。

  天子夸了秦遇两句,赐了秦遇一小罐蜂蜜,就让他回去了。

  秦遇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