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兄秦怀铭_古代科举之路最新章节正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族兄秦怀铭

第(2/3)页

财起意,谋财害命。

  可能信得过的靠山哪里好找。

  若是从军,他好歹读了这么多年书,理论知识在,多实验几次,改良一下现有武器还是可以的,不过就怕因此入了工籍。再说,他娘肯定也不愿意。    

  思来想去,居然只有科举这条路最适合他。或者说,科举是最适合底层百姓往上爬的阶梯。

  难怪会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耳边是秦怀铭刻意压低也难掩激动的话语,秦遇看着院子的地面,阳光洒了一地,已经有些蒸腾的热意。

  到了盛夏的时候,这小块地方被太阳晒得跟烧热的锅子一样,秦遇踩在上面,感觉自己就是跑得团团转的蚂蚁,所以他一般都是早晚才走动。

  其他人铺子的后院要么种树,要么在院子里开辟一块菜地。但秦家地方窄,还要做豆腐,再种树就更挤了。

  至于种菜,张氏原本是想过的,但一来菜地招蚊虫,二来秦遇本来就不能常出门,再把最后一块地方给占了,秦遇是一点活动地儿都没有了。

  况且巴掌大的地方能种多少菜,外面青菜又不贵,张氏把自己说服了。

  秦怀铭的声音还在继续,秦遇跟秦怀铭的相交是一场意外,他六岁那年,身子好些了,他娘观察许久,觉得他应该能出门,于是年关时候,带着他去了秦怀铭家。

  他们去了之后,是秦怀铭的母亲方氏招待了他们。

  秦怀铭的父亲秦崇恩在家里排行第三,秦家两位老人跟着大房居住,秦崇恩和方氏如今自己当家做主。秦崇恩一年有一半时间带着大儿子在县里忙碌,剩下时间会回到镇上。

  方氏因为儿子们念书的缘故,就从沂溪县转到了长宁镇。倒不是沂溪县的先生不如长宁镇。恰恰相反,沂溪县作为县令大人坐镇的地方,有学问的先生不少。

  只是方氏和秦崇恩挑先生,先生也挑学生,方氏和秦崇恩看中的先生觉得秦怀铭基础太差,委婉拒绝了。

  夫妻俩虽然有些失落,也觉得先生说得有理,思索一番后都认为该让二儿子先把基础学好,之后再谋其他。选来选去,就选中了镇上的谭秀才。

  谭秀才是位很严厉的人,四十多岁,年轻时候就中了秀才,可惜后面考了好几次都落榜了,沮丧之后他也慢慢接受了现实,开了一家私塾。

  因为之前几次赶考,他不曾放下书本,虽然学问不够的缘故,落榜了,但他的基础很扎实,对学生们这方面要求也很严格。

  秦怀铭当初考了两次,才能进去学习。所以秦怀铭平时读书还算认真。

  那天被方氏叫去见人的时候还在温习,恰好秦遇小解回来,正好看到秦怀铭在院子里边走边背,是论语里的一段,过去生病独处的经历,让秦遇耳力和记忆力训练的极好,下意识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