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统管北境及治理草原_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最新章节正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413-统管北境及治理草原

第(3/3)页

煦低着头,仿佛不愿意让甄武看到他眼眶中已经升腾起了水雾,他尽量让自己平稳的说道:“小时候老大身体不好,那时候我还曾想过替老大率兵御敌呢,就像老爷子一样,替朝廷守卫边镇,那个时候最大的志向就是能做一个纵横驰骋的统帅,可随着老爷子入主京师后,不知道怎么就开始不甘心了,可…可我有时候就是想不明白凭什么就得甘心啊。”

  说着说着,朱高煦还是哽咽出声。

  甄武心中感叹,默默的看着。

  良久后。

  朱高煦才再次平复下心境,他说道:“我想去甘州,就是为了有仗打,草原上现在已经没什么能打的了,南边我也瞧不上,以前听姐夫说过西域有不少国家,也有一些厉害的,而且还说什么资源很多,所以若是让我不和老大争,那我就去甘州,去一个将来能打出偌大威名的地方。”

  说到这里,朱高煦又黯淡道:“以后有姐夫镇守大明,想必也不用担心我军功过盛。”

  朱高煦一边说着,一边侧头避过了甄武的目光,仿佛被甄武目光注视下,他的眼泪就会再忍不住的倾泻而下。

  他不需要可怜。

  甄武一直没说话。

  朱高煦等了一会儿后,有点不耐的催促道:“瓦剌现在还可堪一打,你就说帮不帮我吧。”

  片刻后。

  甄武的声音响了起来:“不是我帮你,是你本身就值得做征讨瓦剌的统帅。”

  这声音仿佛有种魔力,终是让朱高煦的眼泪流了下来。

  堂堂一个汉子,哭起来后,竟如山洪终破堤坝一般,好似带着与他渐行渐远的繁华京师,一起泄进了心中的无底深渊里。

  甄武感触的望向了窗外。

  这样未尝不好。

  人生有梦,各自精彩,又不是只有皇帝才算是个人,郑和以太监之身,不也一样让后人尊敬有加吗。

  ……

  时光匆匆。

  当朱棣回了京师后,甄武就开始忙了起来。

  针对草原最好的办法,就是建城,甄武按照与朱棣商议的,开始督建城池,打算如一柄利刃一般,由边境之地,一点一点的扎进草原,增加对草场的管控能力。

  而有些小部落,见到大明的这个动作,前来归附投降的也越来越多了起来。

  转眼间,又是一年二月份。

  草原上一则消息,如旋风一样吹到了各个角落,黄金家族的大汗本雅失里在瓦剌竟然被杀了,而他的妻儿在备受凌辱下,逃到了大明,把大汗的宝座赠送给了大明皇帝,用黄金家族的名义承认了大明才是承元之正统。

  大明则追封本雅失里为王,且以王爵之尊善待本雅失里的妻儿,并且昭告天下,决意出兵为本雅失里复仇。

  三月,汉王朱高煦挂帅,宋晟,郑亨为副将,从凉州,大同分两路进逼瓦剌。

  这一战,并没有什么意外。

  朱高煦纵马草原,仿佛年轻时候的朱棣,摧枯拉朽的便大破瓦剌,不仅缴获牛羊辎重无数,还把马哈木也先等人活捉回了京师。

  一战功成!

  此后,大明传召草原各个部落。

  凡各部首领,皆需七月间至宣府接受大明册封,旦有不至者,草原各部合力讨之。

  一时间草原上彻底热闹了起来。

  如今大明威势冲天,一入草原便如狼入羊群一般无人可挡,他们但凡不想逃离这片草原,就不得不考虑大明的太多,若是他们违背大明势必很难在草原上游牧。

  那些常在大明边疆附近游牧的几个部落,最先向着宣府而去,而其他的一些部落,有的开始西迁,向着更远的地方迁徙,而有的在考虑过后,也开始向着宣府而去。

  当越来越多的部落开始向宣府走去后,那些考虑纠结的也再也忍不住了,他们发自心底的害怕将来被所有部落讨伐。

  大明也许觉得他们不值得一讨,可草原上其他的部落,为了草场和水源,却没有人会和他们客气。

  于是,几乎大部分的部落在七月都到了宣府。

  这个时候,身在宣府的甄武,放出了他建城之外的第二把火。

  既受大明册封,大明就有责维护草原安定,同时为防止各个部落相互征伐,大明将与各部共同商议草场划分,各部以后必须在各部草场放牧,不得随意牧马他人草场。

  这件事对各部都不算坏事,除了强大的几个部落有些犹豫外,大多都直接同意了,但这点对大明来说却意义非同,草原各部游来游去才是威胁,一旦定居,有了看重的东西,那么他们之后的所作所为就必须要考虑到他们所看重的东西。

  然而甄武接下来的操作,让各部首领都忍不住的骂娘起来。

  各部将要划分的草场大小,则以各部牧民牛羊所定,各部需据实上报,若有隐瞒后果自负。

  各部首领顿时闹起了意见来。

  这无异于摸他们的老底啊。

  可这对甄武来说,也不是什么破不了的事。

  甄武之后便一直周旋在各个部落之中,用承诺帮困难部落过冬以及互市的利益诱惑,分化打压,一直到十月,这件事也算顺利的推行了下去。

  当各部落首领返回草原时,甄武轻松的松了一口气。

  当然甄武知道此刻还有很多部落在耍滑头。

  但没关系。

  以后总会挑两个出头的,让各部联合征讨一下子,等各部吃到甜头后,自然会顺从大明的权威。

  第一步往往是最难的,可只要草原各部开始接受了这个制度,那么迟早就会习惯,等到那个时候甄武有的是办法帮他们调换草场,让有仇的互相征伐,以及深度捆绑一些部落,让草原上不再出现统一的声音。

  至于之后,由藏传教,善化,汉化等手段一一会招呼上去,就比如甄武会大力支持喇嘛的地位,绝对会把喇嘛的地位捧的,高到足够让每一个牧民都放下手中的马鞭,恨不得去当衣食无忧的喇嘛。

  这样相信用不了多少年,草原上的人会越来越少,血性也会越来越淡。

  而配合这些手段的,那就是城寨会逐步深入到草原,皇家牧场会变成维护秩序的一把刀,恩威并重下,才能保证草原各部的自律。

  等到十一月份,甄武再次回到了北平城,这时他才看到来自家里的传书,一共七八封,里面从小七成婚,到小七媳妇怀了身孕,再到来自巨港宣慰使的女儿施二姐,趁朝贡时机,寻到了家里,借口住到了家里,还有三月又闯出了什么祸事,久慧咿咿呀呀的会叫人了,以及其他几个儿子的一些近况,总之是好不热闹。

  甄武看着这些,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

  他独身在外又如何,看到家中一切安康,那么一切都变得值得。

  ……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