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锦衣无名与剑指朱棣_大明:从洪武末年开始正版免费阅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38-锦衣无名与剑指朱棣

第(3/3)页

,叫做小安子,有一点让老太监欣慰的是,小安子不是白眼狼,被他尽心推到了御马监的监督太监后,并没有忘了他,经常得空便来看一看他,因此两个残缺人,相依为命下,处的倒真不比普通人家的父子差。

  小安子此时好奇的问老太监:“爹,什么重要的人,怎么还劳你亲自过来接他。”

  老太监期盼着望着来路,感叹道:“你不识的,当年拱卫司时,仗义疏财的刘三爷,可是出了名的红人,只是后来他去了北平,一去还是二十多年,如今当年的那些老人死的死,散的散,忘的忘,可不管怎么样,咱不能忘,要晓得当年若不是刘三爷,咱便被太祖皇帝砍了脑袋,你说咱晓得刘三爷回来,岂能不来接一接,说起来不知这一别多年,刘三爷是不是风采依旧。”

  小安子心中好奇,又连续问着老太监关于刘三爷的事。

  老太监谈意也浓,便捡着一些当年的旧事,说与小安子听,这让小安子听的心中澎湃,对刘三爷越发好奇。

  可当小安子见到刘三爷后,却有些失望。

  活脱脱一个普通老头,一点也不像老太监口中风采照人,意气风发的青年好汉。

  不过小安子也是宫中当差的,脸上不会露出什么神情,他见老太监和刘义聊的正热闹,瞧了瞧来来往往的人群,上前建议道:“爹,刘三爷,要不回去再聊吧,这里属实不是谈话的地方。”

  老太监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请刘义去他家坐坐。

  刘义看着京师,心有感触,这里虽是他的故地,可却没有什么落脚之地,便点头随着老太监去了他的宅子里。

  南京城变化太大,大的刘义都找不到多少熟悉的面貌,老太监看出刘义的陌生感,笑着一一给刘义介绍着。

  刘义一边听着,一边好奇的观察着周围,可是看着看着,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他的职业习惯,他发现南京城的氛围有点不对。

  不过,刘义也没有直接开口询问,一直到三人到了家里,落座上茶后,刘义才开口问出他心中的疑惑:“城里最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看怎么常有军卒匆匆来往,莫不是京师里一直如此?”

  老太监有些疑惑,他不是太清楚这些,转头看向伺候在旁的小安子。

  小安子有些纠结。

  老太监不高兴道:“有什么可瞒的,便是有什么事,刘三爷想知道也有法子从其他处得知。”

  小安子冲着老太监赔笑了两声,这才开口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昨日皇上调兵谴将去往北平备边呢。”

  北平备边?

  刘义心中一惊,顿时意识到了什么,他不由自主的看向北方,心中不由想着:这是剑指燕王啊,他忍不住微微叹息,他的那忘年交与燕王牵扯太深,想来定然也会波及其中,只是不晓得那小子可有法子脱身转安。

  想着想着,刘义又想到了自己身上,他苦笑一声,他自己还狗嫌人烦的,还有心思关心别人。

  刘义情绪一下子失落了下去,他想着自己的一生,忍不住小声牢骚了一句:“这新皇真不像太祖爷啊,竟不喜我锦衣卫,呵,可怜我锦衣卫多年为大明操劳征战,如今却落得这么个尴尬之境。”

  老太监没有听到。

  小安子却听的清楚,他本就是伺候别人的人,练得就是耳聪目明没嘴巴,听到刘义的话,破天荒的对刘三爷生出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他也觉得新皇与太祖极为不似,太祖以往虽对他们太监不假颜色,可也没嫌弃的刻意疏远,然而新皇对他们太监,仿佛他们这些残缺人能玷污了新皇圣洁的气质一般,对他们从来都是不掩饰的厌烦,甚至常常因为一件小事,便大肆惩处。

  小安子心中叹息,太监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

  而就在刘义等人在闲聊的时候,朱允炆伙同方孝孺等人商议的除燕政策,在很快的时间内便传到了大明各地。

  朱允炆以备边为名,调都督宋忠屯兵开平,都督徐凯屯兵临清,都督耿瓛屯兵山海关,团团把北平城包围其内,不得动弹,又调北平,永清二卫军于彰德、顺德,北平城其余卫所兵,或差遣归于宋忠,或差遣归于耿瓛。

  一时间,全国震动。

  朱允炆其意几乎可以说世人皆知,要知道当初朱允炆便是让李景隆以备边之名率军赶往开封,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的周王。

  如今又见备边。

  怎能不让天下人吃惊!

  ……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