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五 金枪不倒_三国之召唤猛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四十五 金枪不倒

第(1/3)页

  ps:看《三国之召唤猛将》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夏夜闷热,树上的知了不厌其烦的聒噪着。

  篝火架上的烤羊肉散发出诱人的香味,饿了大半天的诸葛兄弟情不自禁的咋了咋嘴巴,把口水咽进了肚子里。

  曹嵩自报姓名之后,诸葛兄弟心头不由得为之一震。

  兄弟二人虽然年幼,但出生于官宦世家,自幼对官场里的事情耳濡目染,因此早就对曹嵩的大名有所耳闻。

  曹嵩的名字虽然在后世不够显赫,但在这个年代却是鼎鼎大名。早在桓帝时期,曹嵩便官拜司隶校尉,大抵上相当于现代的京城公安局局长。及至到了灵帝时期,曹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被拜为九卿之一的大鸿胪,又来又迁升为大司农。

  到了灵帝后期,朝政**,国库空虚,灵帝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公开卖官鬻爵。而在任上没少捞了油水的曹嵩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花了不菲的代价捐了一个太尉之职,成为三公之首,由此达到了仕途巅峰。

  当然,曹嵩这个太尉有名无实,也没有多少大臣把他放在眼里,而灵帝也只是把他当做取款机而已。曹嵩中平四年十一月捐的太尉,到了次年四月便因为黄巾叛军连下汝南、颍川数郡。被灵帝罢官免职,由黄琬走马接任。

  曹嵩也不难过,本来就是花钱过过三公的瘾。图个名声而已。被罢官之后立即乐呵呵的交出了印绶,收拾了家眷离开了洛阳,前往琅琊隐居避难。

  正是因为这段故事,在后人的眼中,曹嵩便被打上了“买官”的标签,却忽视了曹嵩本来就是个大官的事实,他只是花钱捐了一个级别更高的官而已。并非从一介土财主一跃成为了朝廷重臣。

  像曹嵩这种级别的大官在诸葛玄、诸葛珪(孔明父亲)等地方官吏的眼中,自然是高高在上。如雷贯耳,时不时的在家中提起,时间久了,诸葛瑾兄弟自然就会铭记在心。

  “哎呀。原来是曹公,倒是小子兄弟失敬了!”诸葛瑾兄弟急忙作揖施礼,表现的毕恭毕敬。

  对于诸葛兄弟的恭敬,曹嵩相当满意。一来看到了自己的名声仍然犹在,二来也乐意遇到青年才俊,为儿子招揽人才,壮大实力。这也是曹嵩主动自报姓名的初衷。

  当下,曹嵩便邀请诸葛瑾一行到篝火旁边共坐,命下人奉上浊酒。把酒闲话。诸葛兄弟及两名侍卫被山贼狂追了半天,早就饿的前胸贴着后背,自然是恭敬不如从命。

  一杯酒下肚。曹嵩一边吃着烤羊腿,一边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询问:“不知令兄弟姓什名谁?欲往何处?”

  诸葛瑾放下了手里的半块烤肉,自袖子里掏出手帕擦拭了下唇角,小心翼翼的道:“我兄弟复姓诸葛,荆州人士,此行乃是准备前往高密拜访儒学大师郑康成先生!”

  “哦。原来是儒学弟子啊,不错、不错!”

  曹嵩伸手抚摸了下花白的胡须。朗声道:“老夫平生亦是最为推崇儒学,我与卢植、蔡邕等诸位大人都算是薄有交情!我看令兄弟一表人才,举止不凡,在这乱世之中或许能有一番作为,不如随老夫去许昌如何?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