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海运及送一程_跛脚的皇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4.海运及送一程

第(1/3)页

  当郑文在大明宫醒来的时候,已然是十月二十三日的下午。

  当郑文吃过饭后,就到了御书房,批阅奏折。

  批着批着,郑文就发现了一份比较有意思的奏折,这是燕京府府丞贾亮上奏的奏折。

  这封奏折有个标题叫请开海运书,内容是这样的:臣燕京府丞贾亮谨奏:自大乾立都燕京以来,燕京人口渐多,所耗亦日多,而一直以来燕京所需皆依赖河运,但近年来燕京所耗日多,河运已然不足,臣奏请陛下以开海运,来弥补河运之不足!

  近些年来,京杭大运河水位降低,泥沙淤积,从江南等地河运而来的物资,成本加大……

  而海运则运量大,成本低,民间的海运技术已然成熟……

  臣奏请陛下以燕京府下属县天津县建设港口,先行开通天津至松江郡、金陵郡、泉州郡的海路,试行海运,若是可行,则全面开通大乾海运。

  ……

  大乾的地方政治统治制度是实行的府郡国、县、乡、亭制度。顾名思义,就是基本照搬汉朝的郡国并行制,但又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革。

  府就是燕京府,在大乾仅一例,因为定都燕京,为区别其他的郡国,故而改名为府,其官长为府尹,品级也因为燕京的政治地供比其他的郡守高半级;郡嘛,就是大乾地方的最高行政区划,在大乾共有五十三个郡,其官长为郡守;国嘛,就是大乾皇帝对自己的皇室成员进行策封的封地,其官长为国相。

  大乾的封国制度自有其特征,首先封国的行政权、军权是隶属于大乾中央政府的,其次该地就封的王爷只享有该地两成的赋税,其他的一切都归属中央,而该地的王爷一旦就封就自动获得国丞的官职,就相当于郡丞,是一国之中的二号长官,与国相国尉形成三权并立。这其实就是明朝版的藩地制度的变形。

  虽然开国之初是这样的,但是后来经过大乾数代皇帝的变相削藩,偏帮国相,国相才渐渐掌控了一国之中的行政权,军权被朝庭任命的国尉掌控,而当地的藩王就变相的被架空了,因此藩王就成了混吃等死的类型了。但是你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潘王,他们毕竟是世官,流官你再怎么牛,没点能力也干不过地头蛇,大乾的藩国制度就形成了诡异的平衡!

  而县嘛,就是次郡一级的行政区划,一县之人超过十万,其长官就是县令,低于十万,其长官就是县长;乡嘛,就是再次一级的行政区划,就相当于现代的乡镇,其长官就是乡长,由县令或县长委任;亭,就是最低级的行政区划了,就是相当于现在的村,其长官就是亭长,一般是由县令或县长任命当地德高望重者担任。

  这些就是大乾的行政区划了!

  ……

  而郑文看到这封奏折,心中还是很高兴的,因为这封奏折很明显就说中了郑文的心思。

  郑文心里一直有一个探索海洋的梦想。来自后世的郑文心里深深的知道,海洋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想想后来的葡萄牙及西班牙,在中世纪时期凭借着探索海洋而获得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