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细思极恐_喜剧天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二章 细思极恐

第(1/3)页

  周黎名的专栏新鲜出炉:

  “一直以来,我们都把白小飞当成一个很有才华的导演来看,下意识的忽略了他的表演天赋!”

  “其实他在第一部网剧《废材兄弟》里面,就已经给了我们大家一个好的喜剧演员的节奏感,到了《敲开天堂之门》,他并没有放大自己的表情,尤其是特写镜头,可以看出,他是有演员的野心的!”

  “从风格上来看,他并没有特意扮丑!这点很重要,丑角是喜剧电影必备的配菜,审丑得过程中,人们摆脱了美的压迫,得到了一种释放、一种庆幸。他是用搞笑在塑造人物,而不是用人物在搞笑。这点很重要,举个例子,邓朝的喜剧为什么让人尴尬,就是因为他在用人物在搞笑!”

  “更值得庆幸的,他的喜剧风格明显更偏向于作者式,在这个被信息惯坏的年代,我们太缺乏作者式的喜剧,作者靠着长时间对整体故事和人物形象的打磨营造的笑点要高于各种网络段子的穿插。”

  “编剧老师都说过:剧本里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都不能是想当然的。要么能推进情节,要么能反映人物性格。这句话尤其适用于喜剧。

  差劲的跟风喜剧作品和好的喜剧最大差别就是,编剧和导演没有把握住中国文化中市井平民甚至是当下平民的心态逻辑三观,演员也没有仔细去揣摩主流观众的生活情境反应。

  观众观看的时候没法在角色上找到代入感或者代入感不够强烈。至多只感到第一层‘这个角色和我是一路人’,而他的潜意识中想的是:‘导演想要这个演员去演一个和我一样的人’。

  而正是这个微妙的差别,造成了,当演员本该在演一个自嘲的动作时,观众却会感到‘这是导演和演员在嘲笑我吗?’的疑问。

  因为没有‘演员和我们是一路人’的潜意识认同铺垫,所以观众只会觉得导演在通过展现这个角色的愚蠢、自私、卑鄙等负面特质的方式来嘲笑这类人,而不是我们在嘲笑自己。

  ‘让角色取得观众的认同’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