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运_谋明天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二章 海运

第(1/3)页

  规划很美好,现实很骨感,穿越的吴宗睿,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失落,什么叫做着急。

  快两个月时间过去,来到登州和莱州的人寥寥无几,外界对于登州和莱州的传闻,依旧停留在叛军作乱的情形之中,这也不能怪别人,毕竟大明的交通太不发达,很多消息需要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够传递出去,而不利于登州和莱州的传闻,正是喧嚣尘上的时候。

  眼看着到了冬月,马上就要进入春耕季节,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如果耽误了本年度的春耕,来年吴宗睿就算是神仙,也无法改变登州和莱州持续萧条的局面。

  玉蜀黍种子、番薯种子,已经派人到江西去采购,小麦种子已经备好,就等着开春播种。

  一段时间,吴宗睿急的吃不好、睡不好。

  更加让他揪心的是,信义押司尚在青州的两千军士,无法搬迁到登州府城,因为绝大部分的押运生意,都是在青州,不管是士大夫,还是官吏,都不愿意到登州来。

  该想的办法想了,该做的也做了,可就是不见大量的人口迁徙而来。

  按照吴宗睿的计划,首先是增加人口,发展农业,只有稳住了登莱之地的局势,下一步才能够考虑发展商贸的问题。

  按照巡抚衙门的安排部署,府州县衙门专门对辖区内的人户和人口进行了核实,这其中蓬莱知县崔云辉是最为卖力的,统计上来的数字,让吴宗睿倒吸一口凉气,截止崇祯五年十一月中旬,登州和莱州总户数两万七千余户,总人口十七万余人,而且主要集中在莱州府城、登州府城和少数几个州县城池之中,有部分的县城,譬如说黄县县城,县城内的人口仅有千余人,县城特别的清冷。

  而且这个人口总数,还包括了登莱境内所有的卫所军士。

  应该说,登莱之地,已经萧条到了极点,可以用赤地千里来形容了。

  舆论的杀伤力是无穷的,巡抚衙门的公告文书和舆论比较起来,不值一提。

  迫不得已之下,吴宗睿已经想好了,春耕时间,登州和莱州的所有军士,悉数都去种田,能够种下多少是多少,来年总归有些收成,至于说不荒芜一块耕地,怕已经是幻想。

  在府城东直大街转悠了一圈,吴宗睿慢慢朝着巡抚衙门而去,他和家眷悉数都居住在巡抚衙门的后院,相比较来说,巡抚衙门的后院,比青州府衙的后院要好一些。

  “大人,我都等您好一会了。”

  “刘宁,怎么了,你不是在负责蓬莱水城,负责水师事宜吗,怎么到这里来了。”

  “大人,水城水师码头扣押了五艘货船,说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货船,因为海上风浪太大,不得已停靠水师码头。。。”

  刘宁还没有说完,吴宗睿的眼睛亮了。

  “走,到水师码头去看看。”

  “大人,您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情,让曾先生去看看,您不必亲自去水师码头。。。”

  “不要多说,备马,到水师码头去。”

  。。。

  水师码头,被扣押的五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