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顺水推舟_谋明天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一章 顺水推舟

第(1/3)页

  吃过饭之后,吴宗睿告辞回家。

  詹士龙前往南京兵部去,中午没有回家,这让吴宗睿颇为担心,詹兆恒绝非随意开口说话之人,应该是听到詹士龙说了一些什么,联想到贺逢圣的态度,吴宗睿还真的有些担心。

  吏部授官,二甲和三甲进士大都是出任正七品的知县或者推官,如果表现不错,下一步提拔就是出任督查院监察御史,同样是正七品,可职责完全不一样,身份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如同吴宗睿这样的情形,起点稍微高了一些,多半是出任京城六部正六品的主事。

  吴宗睿是绝不想到京城去,至于说督查院监察御史,更是他深恶痛绝的职位。

  大明最为奇葩的职位,就是正七品的六科给事中以及督查院的监察御史。

  六科给事中虽然只是正七品的品阶,不过内阁首辅都不敢小视,因为这个职位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监督各级官员专门设立的,给事中可以弹劾各级的官员,可以直接给皇上写奏折,而且他们在六部的职责也非常明确,就是监督官员是不是认真做事情。

  监察御史,顾名思义就是监察各级的官员,发现有不妥之处,直接批评与弹劾。

  朱元璋设立给事中,其出发点是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一方面是想着监督各级官吏,另外一方面就是维护皇权,出任给事中和监察御史的官员,大都是耿直和不懂转圜的官员,他们悍不畏死,不管遇见什么不平事,都敢于直言,对于整顿吏治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洪武年间,著名的监察御史周观政,巡视奉天门,发现太监带着女乐准备进入皇宫,按照大明律的规定,女乐是不准进入皇宫的,周观政当即上前阻止,不过太监怀揣朱元璋的圣旨,压根不听周观政的,这下子周观政不干了,挡住了队伍,太监随即禀报朱元璋,朱元璋知道自己挑选的这些御史,不听通融,所以马上口谕,不让女乐进宫,也不欣赏歌舞了,想不到周观政还是不干,一定要见到朱元璋,朱元璋无奈,只好穿上朝服,走出皇宫,当面赞赏周观政做的不错,如此周观政才离开。

  不过凡事有利也有弊,所谓过犹不及,监察御史没有什么具体的事情,每天就是四处转悠,监督各级官员,给事中相对好一些,盯着六部的官员做事情,谁要是偷懒,肯定弹劾,明朝中期以后,皇权与臣权的争端逐渐凸显,导致给事中与监察御史将注意力转移到对付皇权方面,而对付皇权的办法,就是不断的找茬,他们地位特殊,说到底就是言官,一张嘴就是找茬和骂人,他们信奉皇家无私事的原则,不管是皇上个人的私事,还是朝中的大事,一定要闹腾一番,他们以遭受廷杖为荣,压根不怕皇上打骂与杀头,让皇上无可奈何,其结局就是直接导致朝廷办事效率下降,皇上个人也无心署理政事。

  明朝后期,党争的出现,让朝廷的局势更加恶化,给事中与监察御史更是成为了帮凶,万历年间,张居正去世之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