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极的震撼_谋明天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六章 皇太极的震撼

第(1/3)页

  大明京城宵禁和戒严,大同以及宣府一带,已经陷入到完全的慌乱之中。

  崇祯二年底到崇祯三年初后金鞑子入关的情形,再次出现。

  其实大凌河城之战后,这样的情形,会数次出现,朝廷最为精锐的辽东边军,在大凌河城之战中,几乎损失殆尽,皇上和朝中文武大臣很清楚,大明已经没有可以直接与后金鞑子抗衡的军队了。

  皇太极率领的大军,从大同入关,多尔衮率领的大军,从宣府方向入关,两路的后金鞑子进入关内,横行无忌,不管是兵部左侍郎、三边总督洪承畴麾下的大军,还是从辽东紧急调来防御的大军,都无法与后金鞑子对峙,他们唯有固守城池,消极对待。

  大同与宣府一带的百姓,瞬间陷入到暗无天日的境况之中,他们家破人亡,房屋被烧毁,钱粮被掠夺,青壮人口被抢走,老弱妇孺被残杀。

  后金鞑子所过之处,渺无人烟。

  接连的胜利,明军的孱弱,让皇太极兴奋,他胸怀天下,想到的就是彻底推翻大明王朝,入主中原,从数次征伐的情形来看,他和后金距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

  至于说登莱新军,也许征伐漠南蒙古的时候,皇太极脑子里面还有一丝的印象,可是随着数次作战的胜利、掠夺的钱财和人口越来越多,皇太极已经想不到登莱新军。

  八月初,皇太极率领的大军,兵锋已经覆盖整个的大同和宣府。

  多尔衮建议,大军可以朝着大明京城的方向进攻,皇太极没有采纳这个建议,根据斥候的侦查,大明京城周边一带尚未完全复原,百姓并不富裕,八旗军士不可能攻陷大明的京城,此番作战的主要目的,就是劫掠钱财和人口,朝着大明京城方向进攻,没有太大的意义。

  不过皇太极也没有完全否定多尔衮的建议,如果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威胁大明京城,对于大明朝廷来说,也是沉重的打击。

  盛京的情形,皇太极同样是关心的,征伐漠南蒙古之前,皇太极要求济尔哈朗负责盛京的所有事宜,代善与多铎协助,也就是说,盛京的诸多事宜,由济尔哈朗拍板,代善与多铎都不能够做出决定,

  对于济尔哈朗,皇太极完全放心,但是他无法对代善和多铎完全放心。

  后金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皇太极废除了四贝勒共同署理政务的规矩,将大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之后,后金的权贵已经没有资格和能力与他叫板了。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皇太极同样谨慎,依旧需要随时知晓盛京的情形。

  从盛京到宣府一带,近三千里,斥候快马禀报消息,异常的辛苦,好在八旗军士习惯马背上的生活,加之皇太极在关外不少地方设立有临时的驿站,所以传递消息的速度很快。

  这一点颇具讽刺意义,皇上和大明朝廷废除了不少的驿站,导致信函以及消息的传达,速度大大降低,皇太极却在关外条件异常艰难的情况之下,设立了不少的驿站。

    北直隶,保安州。

  州城已经被皇太极麾下的八旗军士拿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