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姐弟重逢_舌尖上的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24章:姐弟重逢

第(1/3)页

  杨怀仁一行人轻车简行,只用了七八天的工夫就到了环州通远县,没有先进县城,而是直接去了牧场。

  与杨怀仁以前想象中不同,环州地处西北边陲之地,和后世影视剧里看到的西北那种满眼黄土风沙的印象截然不同,放眼望去,环州全都是山。

  一条环江自西北向东南穿州而过,形成一条宽约一里的河谷平原,除此之外,真的满眼都是山。

  山也不是黄秃秃的荒山,而是绿莹莹的青山。严谨一点说,青山也谈不太上,因为树很少,那一片断断续续却又绵延不绝的绿色,应该都是些青草和低矮的灌木。

  通远县城往南二十余里,有一条东西流向的合道川注入环江,合道川两侧,又有一条河谷,杨怀仁的牧场,便在这条河谷之中。

  虽然没有想象里辽阔的草原和长河落日,河谷之中的牧场也同样有原始的韵味和美丽。

  当初托掌柜的选了这块地方,最大的原因就是地便宜,除了赐封给杨怀仁的三千亩之外,他又额外买下了万余亩的草场,为牧场的建设打下了一个不错的底子。

  牧场的土地里原本也有几个零落的小村子,总共四五百庄户人,由于能种出粮食的土地太少,产量又很低,自从这里建设了牧场,托尼贵便把他们收拢到了牧场里边做活,按月给他们发薪水,这样也就解决了用人做活的问题。

  只不过这地方想要盖房子,由于没有足够的木材,采石成本又太高,所以房子都是土坯茅草顶的简易房子,看上去条件还是比较艰苦。

  牛圈也简单的很,灌木枝子扎一个篱笆,同样加一个草席作顶,就是简易的牛棚,好在牦牛在吐蕃的时候就是散养的,倒也不矫情,这地方下雨的时候也少,也就没有大碍了。

  杨怀仁看到的,也证明了这一点,河谷中和两侧山坡上成群结队的牦牛悠闲地啃食着刚冒出头的青草和叫不上什么名字的野花,并没有因为变换了栖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