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辽使的怪病(中)_舌尖上的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04章:辽使的怪病(中)

第(1/3)页

  杨怀仁细想了一下,辽使耶律迪迪得了一种怪病,他们辽国大夫水平不咋地,治不好他,所以他来到大宋,除了带着政治任务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要治病。

  “你们有没有查探到他到底得了什么奇怪的病?单是他得病来说,这件事不算多么奇怪啊。”

  连子庚笑道,“侯爷说的是,人吃五谷杂粮,生病是很正常的,耶律迪迪来大宋寻医问药,也完全合乎常理,怪就怪在他来了这么些天,东京城了所有的医馆和郎中找了个遍,可竟然没有一个大夫能瞧好他的病,你说怪是不怪?”

  杨怀仁明白这事情怪在哪里了。要说医疗条件和大夫的医术水平,古代和后世相比其实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悬殊。

  从对疾病的认识来讲,到宋朝年间,古人对绝大多数疾病都有了基本的认识和诊疗手段,跟现代非要比较的话,差距应该在医疗器械和理论上,医术上,甚至古代的中医郎中手法更熟练。

  就拿玄参举例,虽说他是个治疗外伤的大拿,但是诊脉针灸他样样精通,自从杨怀仁把他弄来了杨府,府上有人得了什么病都是他给治的,寻常的发烧感冒啊,肚子疼关节炎啊,他开一服药,或者拿出针来扎几下,都是药到病除的,大家见了他也乐的奉承一句玄神医。

  古代没有后世那么多污染,水是清的,云是白的,天是蓝的,人们很少患上癌症那种不治之症,大多数疾病都是因为饮食上不注意卫生引起的,也就是常说的病从口入,真正得了什么怪病治不好的还真不太常见。

  古人平均寿命短,最大的原因除去生活水平不高之外,因病而死亡的也并不是因为大夫医术不行,而是一种讳疾忌医的愚昧,大家得了小病小痛的都比较忌讳看大夫,才导致了很多人都死于并不是那么难治疗的疾病。

  这样的问题在地位尊贵的辽使身上应该不会发生,他没有忌讳,更不会缺钱买不起药。东京城里的郎中也可以代表大宋的最高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