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转弯(下)_舌尖上的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2章:转弯(下)

第(1/3)页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杨怀仁忽然变得开朗起来,也不觉得那么无聊那么闲闷了。

  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也好,还是想把自己的心中所想付诸实践也好,并不一定只有一条路的。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那就不要固执的继续往墙上撞,搞的自己头破血流心情郁闷,不如就转个弯,绕点远路。

  所以路好不好,不在于路本身直不直,也不在于绕不绕,只要是能达到目的地,那这条路就是一条好路。

  杨怀仁知道想让大宋的百姓人人都吃上好东西,提高民族的体质,是一件长期要付之努力和汗水的事情,所以也不急在一时。

  无论是栽培、种植、普及那些高营养的蔬菜还是通过规模化圈养牲畜的方式来提高百姓的蛋白质摄入,都已经在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进行中。

  牧场的模式已经逐渐摸索出一种发展方式,最开始是养殖繁育来自吐蕃的牦牛,成功之后,就要仿照环州牧场的方式,在其他的路或者州县建立新的牧场,养殖繁育更多种类和数量的牲畜。

  庄子里的养鸡场也初具规模,产蛋量虽然还没法跟后世的养鸡场相比,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杨怀仁没打算故步自封,而是打算把开心农场的模式免费开展下去,交给附近的庄子,让他们也养鸡养鸭,开辟更多的荒地用于种菜。

  当鸡蛋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不再是一种高贵的食物的时候,人们的饮食质量和水平就会自然而然的比以前提高一个档次。

  而到夏天的时候,赵頵和赵佶种植的那两万亩蔬菜也将可以采摘,三分之一用于育种就足够下一阶段普及种植的所需。

  余下的那些,除了供应东京城这座大城市的需求之外,还将通过陆路和水路,运往大宋的其他的州县,为下一步的普及种植打下基础。

  当然,这第一批规模化种植的蔬菜,将会产生一笔巨大的利润,按照当初和两位王爷越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