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过年(六)_舌尖上的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02章:过年(六)

第(1/3)页

  中堂里几桌宴席都差不多摆好了,今晚的年夜饭因为杨怀仁刚回家才没亲自下厨,不过羊乐天的手艺也不错,摆出来的都是随园里的十几道口碑上佳的好菜。

  菜式其实都也不算奇特,大都是杨怀仁教出来的,不过有一点还是反应出了年夜饭和寻常宴席的不同。

  宴席上各色的干果盘就不必多说了,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守岁,零食和小食自然在宴席上的分量显得特备重,杨家的零食干果就更多种多样了,看看就让人胃口大开。

  各色风干的果脯,酸酸甜甜开胃的话梅,炒得焦黄的麦芽糖,辣味或者甜味的牛肉干,做成了孜然羊肉味的豆干,当然还有不同味道的瓜子和花生。

  院子里点燃了篝火,听年长的人说,这是一种传统的风俗,叫做“庭燎”,就是在院子中间点燃一大堆柴火。

  小孩们可以往火堆里扔竹竿,竹竿在火苗的炙烤下,爆开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用来驱邪辟鬼。

  这也是“爆竹”一词的来源了,当然到了宋代,随着火药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不用在扔竹竿了,取而代之的是燃放各种各样的烟花和鞭炮。

  不过这个风俗还是保留了下来,院子里在大年夜里燃起火堆,火焰把整个院子照亮了,喜庆的同时也让人们觉得心中敞亮。

  大堂的门口摆着一张供桌,桌上放着几个盘子和一个香炉,盘子里装的是五谷、果子、蜜饯以及五色纸钱。

  这些都是迎神用的,把这些放在家门口,百姓们愿意相信各路天神在大年三十这一天下凡的时候,见到各家对他们的供奉,便会挑选虔诚的好人家,然后进门对这家人进行祈福,给他们带来来年一整年的好运气。

  另外还要在进门的门槛处摆一个小盘,盘里只摆了三样东西,分别是一段柏树枝,一个柿饼,还有一个橘子。

  这三样东西也是用来祈福的,合在一起的谐音便是“百事吉”,让进进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