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章:其实不想留(下)_舌尖上的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5章:其实不想留(下)

第(1/3)页

  耶律跋窝台顺利继承契丹皇位,并没有遇到任何阻绊。

  这件事不难理解,自古以来都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耶律跋窝台如今手握的兵权,除了自己手下的二十万兵马之外,原来耶律洪基直属的大鹰军也被他掌握。

  耶律洪基一死,本来这些人是应该效忠兵马大元帅耶律和鲁斡的,不过因为耶律跋窝台平叛之功在契丹军中奠定了很好的声望基础,加上宿卫军集体投诚,大鹰军的将领们也有样学样,便成了自然而然。

  文臣们看上去权力不大,但在推举新皇这件事上,武将反而没有多少发言权,就算有意见的也憋了回去,顺应天意,是这年代军人的思想禁锢。

  而小鹰军,其实真正跟着萧撒弼造反的人也只有他最亲新的三分之一多,萧撒弼已死,这些人立即像是没了头的苍蝇一样,耶律跋窝台愿意不计较他们的罪过,他们自然对耶律跋窝台这位新皇感恩戴德。

  只是南北两院之主,都出现了空缺。

  杨怀仁虽然是宋人,可如今也已经是耶律跋窝台的姑爷,两个身份一比较,耶律跋窝台便觉得杨怀仁是宋人的身份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了。

  辽国人口里便有四成人口是汉人,几乎和契丹人数量持平,耶律跋窝台坐上了皇位,也忽然间觉得最近几位契丹皇帝都重用汉人官员,是明智之举。

  一味的压迫汉人,把汉人当做劳动力,久而久之,只会引起汉人更强烈的反抗,总有一天会出事的。

  而要控制汉人百姓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把汉人中的精英和有名望的少数人挑出来,给他们官职和其他的好处,他们便能让所有的汉人老老实实。

  杨怀仁,便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人选。

  鬼姐这边,似乎也想到了这一点,陪杨怀仁出府之前,就叮嘱杨怀仁她父皇这次召见他,不是一个老丈人想念女婿了那么简单,可能有大事要跟他谈。

  杨怀仁不以为然,因为他根本没想过留在辽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