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小笼包子(上)_舌尖上的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30章:小笼包子(上)

第(1/3)页

  日近黄昏,大街上是来来往往的忙碌的人们,杨怀仁扮作了一位老先生走在人群之中。

  这年头读书人是被人高看一眼的,而老先生就更受人尊重了,杨怀仁慢慢悠悠走在路上,不管是认识不认识的,迎面遇上的人总要微微颔首示意一下。

  杨怀仁也跟和谐不认识的人们颔首回礼,然后按照探子指示的地点,找到了小石头休息的那条小巷子口。

  巷子很深,说不上幽暗,但有些曲折,一眼望不到终点。但离巷子口不远处,能看见一个半大孩子蜷缩在一个墙角里,样子似是睡着了。

  杨怀仁笑了笑,却没往巷子里走,而是转去了巷子口对面的一家包子铺。

  江南的厨子,不管是酒楼里颠勺的大厨还是大街上开小店或是摆摊子的小食摊贩,骨子里都有一种精致的劲儿。

  就说这家包子铺,看上去不起眼,门面也并不大,但走进去,却发现铺子里别有洞天——铺子里竟然有七八张桌子,安排的也十分巧妙。

  看起来不大的地方,若是坐满了人,也能有三十多个,尽管会人挨着人,但还不会显得拥挤。

  有老少两对夫妇正在灶台前忙碌着,看样子应该是儿子儿媳和他们的爹娘。

  面案前边,儿媳手脚麻利的擀着面皮儿,婆婆在一旁忙着把瘦猪肉加葱花儿的馅儿舀进面皮里,单手一合拢,另一手则快速地捏合,很快便熟练地包好了一只小笼包。

  老丈在灶前看着蒸包子的火候,还不时地往灶膛里添着柴火,儿子呢,则来来回回忙着给客人上包子和收钱,一家人忙的不亦乐乎。

  包子铺的灶也跟平常的灶不同,是那种连环状葫芦形的三个灶孔,灶孔上是蒸汽锅,锅的一头接着一个小水塔似的水桶,控制好了水流的速度,正好让水流慢慢流入到蒸汽锅里。

  灶里的火是一样的,按道理说,烧水的锅上冒出来的蒸汽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但锅上边的出蒸汽的孔,则大小不一,是从左向右依次增大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