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2章:拜访陈翔(中)_舌尖上的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72章:拜访陈翔(中)

第(1/3)页

  那幅字上写的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这句话出自范文正公的《岳阳楼记》,在大宋的文人中有极其高的评价和影响力,后来文官口中经常说的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便出自此处。

  杨怀仁对这句话最深刻的印象,来自于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文言文《岳阳楼记》,课后作业要求全文背诵,杨怀仁当时因为没能背熟而挨了不少四眼语文老师的训斥。

  这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表达的是一个有志之人忧国忧民的感慨。

  陈翔也是个文人,虽然他在交趾当宰相,实际上他也是个宋人,年轻的时候也是在大宋中过举的。

  后来因为一些原因没有能顺利出仕,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交趾,又辗转经年成为交趾的宰相。

  让杨怀仁奇怪的是,《岳阳楼记》里最出名的还并不是这句话,而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陈翔作为一个文人,赋闲在家的时候写写书法不出奇,不过他写出来的东西,应该就是他现在的心境了。

  先天下之忧而忧那句更多的是表达一种人生抱负,庙堂之高江湖之远这句表达的更多的是一种忧虑。

  或许这就是陈翔此刻的心态了,杨怀仁想到了这里,便渐渐猜到了陈翔此时的心境,对邀请他重新出山帮忙稳定交趾的局面,有了更大的信心。

  只不过这年代的文人嘛,都有一种别样的矜持,即便内心里是有想法的,却总不愿意主动说出口,偏偏要等着人家再三请求才装作勉强答应。

  陈翔请杨怀仁等落座之后,也绝口不提杨怀仁的来意,既然杨怀仁注意到了那幅字,陈翔便闲谈起书法来。

  杨怀仁可没心思跟他谈书法,就他那手字跟狗啃的似的,谈书法他也说不出什么高深的见地来。

  天霸弟弟人直爽,对陈翔顾左右而言他非常不耐烦,见杨怀仁也无意谈论书法,焦躁道,“陈老倌儿,我哥哥这趟是来请你出山的,你是聪明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