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3章:反贼的下场(上)_舌尖上的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43章:反贼的下场(上)

第(1/3)页

  杨怀仁出宫的时候,宫门前聚集了许多的百姓,之前出宫的官员们把陛下已经册立太子的消息传扬了出去,只是关于赵佖谋反之事,他们也知道陛下忌讳,所以只字未提。

  紧接着大壮便出现在宣德门的城楼上,被礼官们教导着如何做出一副亲民的样子来,然后冲着百姓挥手。

  百姓们其实不怎么在乎谁是新的太子,他们更关心新帝将来继位后,他们的生活会不会受到影响。

  不过百姓们都是善良的,并没有把心中的顾虑放在脸上,当他们看见一个相貌堂堂的太子之时,还是不吝惜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即便太子还是个孩子,百姓们也不觉得有什么,当今陛下继位的时候,不也才八岁吗?

  何况大宋朝的权力核心和其他朝代不同,那帮白胡子老相公们才是说了算的人,当皇帝的旨意和他们的理念不同的时候,他们会用各种方式劝说皇帝跟着他们的步伐走。

  所以皇帝只不过是那个宣布政策的人罢了,换个人当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只要那些相公们在,国家政策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杨怀仁自然知道这一点,他也信得过那些相公们的智慧不会让大宋的前进方向太过跑偏,只要剪除某位太激进的相公的权力,哪怕是其他人用中庸之道来治国,他也没有太大的意见。

  不过在他的眼里,百姓们的欢呼声似乎很真挚,也许有种期盼的意味在里边,赵煦这几年把之前积攒的声望耗费了个干干净净,一个荒淫的皇帝,不会让任何人心生怜悯。

  百姓们心中不喜欢旧政,当然也不喜欢太激进的新政,也许两种方式中和一下,他们才更容易接受。

  而一个新的皇帝,也许正是一个合适的人,只要一个合适的契机,或许就能更好,百姓们也会很容易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也许治大国如烹小鲜的道理里,也有这么一层意思,普通百姓对皇帝和朝廷的要求其实并不高,让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