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6章:杨怀仁大闹皇宫(二十二)_舌尖上的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56章:杨怀仁大闹皇宫(二十二)

第(1/3)页

  杨怀仁早料到章惇会竭力反驳,一是因为管秋漓的故事太离奇,又似乎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那个孩子就是赵煦的龙种,他似乎很难相信。

  二是它本身也不愿意去相信赵煦还有皇族在世。

  如果按照他的预想,照现在的局势发展下去,议储的事情上,看起来章惇支持的赵似和两位兄长赵佖和赵佶相比是最劣势的。

  但实际上,章惇觉得赵似其实才是最有优势的。

  赵佖最年长,可惜是个独眼,又生得实在是丑陋不堪,不管是朝堂上的朝臣也好,还是后宫中的两位太后也好,甚至连大宋的百姓算上,大家都是十分爱面子的。

  要是赵佖继位,难免别外国人笑话说大宋实在是没人才了,让一个丑八怪继位为帝。

  所以章惇认为赵佖虽然最大,却是最没有机会继位为帝的,赵佖私下里结交的那些武将勋戚,本身在朝堂上也没有什么话语权。

  就算说的极端一点,赵佖继位的计划失败,他会起兵造反,可他手上能动用的兵马也是在有限,他要起事,似乎也是蚍蜉撼树一般,太蠢了。

  赵佶虽然和朝中不少文官私下里关系不错,像曾布这样的人也似乎早已经笃定了赵佶会继位为帝。

  章惇认为,赵佶这个人很喜欢书法画画这些东西,确实招文官喜欢,可惜他对政务几乎一窍不通,当皇帝可不是会书法懂书画就行的。

  那些支持赵佶的文官们,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私利,却不考虑国家和百姓的实际需要。

  这一点只要死死抓住,他相信更多的人也会意识到这一点,也不会继续支持赵佶继位。

  那么剩下的,也只有赵似了。

  赵似之前不显山不露水,这种低调却是最让人觉得安心的,连文官集团也会觉得,皇帝中庸一点,对文人当政是最好不过的。

  何况赵似这些年在民间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从民心上来讲,百姓也更喜欢一位亲民的皇帝。

  所以就算赵似才华一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