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8章:为了平衡(下)_舌尖上的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98章:为了平衡(下)

第(1/3)页

  如果一个人的理想是积极的正面的,有利于民族和百姓的,且他实现梦想的方式也正确,那就没有什么问题。

  但反过来呢?那问题就大了。

  章惇的问题就在于此。说起来章惇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像他这么文武双全的人,成为一代英雄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可惜他性格上的缺陷,注定了他的人生会惨淡收场。

  章惇的性格,说好听的叫刚正不阿,说难听的就是暴戾严苛,他对自己严苛,对别人也像对自己一样严苛。

  一个人做人原则性太强本来也不算是坏事,可你强行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原则强加给别人,而且强制这样,这就过分了。

  章惇信奉变法救国的思想,这一点也没有错,但他只是在想象里觉得新法是好的,便通过自己的权力强加给大宋的所有百姓。

  这可以说他是缺乏实践,所以不得民心。

  杨怀仁也承认新法里的很多内容,对于大宋现在的局面来说,确实起到了很积极的作用。

  但也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新法由于太过于直接、简单和粗暴了,施行起来伤害的人就太多了,所以从头到尾,根本就施行不下去。

  章惇只想着通过强制的方式来实现他的变法理想,但他从不考虑国家和百姓的承受能力。

  如果他能圆滑一点,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懂得变通,或许事情不会那么糟。

  可他就是太直性子也太强硬了,所以才搞到了最终不好的局面。

  原本的历史里,他是因为在赵煦过世后大家议储的问题上,大说赵佶的不是,后来赵佶登基后才把他排挤出朝堂的。

  杨怀仁相信这个说法,因为事实证明,章惇的性格,是会直言不讳地说某位可能的继承人的坏话的。

  说了潜在的皇帝继承人的坏话,被皇帝排挤也算是正常现象,这怪不得别人。

  这种性子很难让人说是好或者不好,可以仗义执言,说明他正派,这是值得人钦佩的。

  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