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8章:学院楼的良好示范_舌尖上的大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18章:学院楼的良好示范

第(1/3)页

  杨怀仁也觉得年轻人自己创业,这个想法很好,但也想到另一件事,最初的几年招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穷学生,他们哪里有钱能自己开酒楼呢?

  看着疑惑的杨怀仁,柔石和利水两位先生笑得更开心了,利水先生接着解释,说是他们想到了一个办法,可以让学生可以创业,学院也能通过投资,得到相应的分红,从而实现自负盈亏。

  杨怀仁当然也能想到这个方式,看来学院的两位山长也是为了学院自负盈亏的事情操碎了心。

  利水的办法,是最初期学院这边出钱,学生出力,占股的比例大概是七到九成,学院这边占大头。

  不过这并不是因为学院出了开店的起始资金,便压榨学生的劳动力,此后每年都按一定比例把股份转让给学生,直到学院最后的占股比例下降到三到四成。

  因为学院只出了钱,其他几乎都不管,全是学生们在经营,完全给他们绝对的自主权。

  这种方式在古代是很少见的,倒是有点像后世的融资方式,杨怀仁觉得也就柔石和利水先生这种廉先生的门下才能想的出来,当然也免不了惊叹连连。

  学生们感激学院,也感激杨怀仁,也不知是谁起的头,大家竟统一把新开的酒楼名字叫做“学院楼”。

  名字很直白,让人一看就知道这家酒楼是庖厨学院的学生开的,信誉上和声望上都有了极大的保证。

  学院里的教学,也不仅仅是教授他们厨艺,在经营方面,也有一些涉及,这导致从学院走出去的学生不光厨艺精湛,经营能力也相对突出。

  学生们三五成群,竟在那些小州小县里打出了一片天下,如今分布在大宋各地的学院楼,已经超过了一百家之多,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长当中。

  学生们赚了钱,得了股份,也很仁义,尽管学院的股份只占三到四成了,在年终分红的时候,他们依然把超过一半的利润交回了学院。

  柔石先生曾经也说让他们按照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