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感激 (求推荐,求收藏)_红楼之庶子风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章 感激 (求推荐,求收藏)

第(1/3)页

    在贾琮的印象里,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贾政都是一个好人。

  但却是一个有些迂腐的好人。

  一心读书,清谈。

  恪守严父的本分,对宝玉非打即骂,严厉管教。

  他再没想到,贾政会说出这样接地气的话来。

  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完全意外。

  前世红楼世界中,贾政不就常叫贾宝玉随他一起招待客人么?

  因宝玉不喜,这才有了湘云相劝,反被他讥讽的那一出戏。

  再者,贾政能够强压大房,以幼子的身份执掌荣府大权。

  尽管此事出主力的是偏心的贾母,可若贾政当真对世务一窍不通,那也是扶不起的阿斗。

  所以贾政能说出让贾琮多接触世务的话,并不奇怪。

  念及此,贾琮心下了然,又再生惊喜之意和感激之情。

  贾政此举,分明是要带他分润贾家的人脉啊!

  这也是在向世人展示,贾琮自此成了荣府内的一员,是被贾政认可的一名子弟。

  这一点,至关重要!

  这意味着自此以后,贾琮有一定资格,在外面代表贾家的意志了!

  如此,也就有资格占用一些贾家的资源和能量。

  这正是贾琮一直以来,所谋划的目标所在。

  当然,他想要的更多。

  因为唯有真正掌控住贾家,成为主要乃至唯一的掌权者,才能更好的动用贾家资源来自保,而后改变贾家中一些人的命运……

  无论如何,这将是一个极好的开始!

  前世读红楼,和许多人一样,贾琮也曾疑惑过,身为从五品小官的贾政,为何能够举荐一位正四品的应天府大员?

  他有什么资格,能够跨越官场的森严制度?

  另外,贾家在官场上,除了一个不上朝做官,只在家中陪小老婆喝酒的贾赦外,就只有贾政在朝堂上做着小官。

  如此劣势,又为何能排在四大家族之首?

  贾家一个重孙辈媳妇病逝,缘何能劳动四王八公和如此多的勋贵府第前来吊祭?

  还有,贾母过大寿,皇亲国戚文武大臣来贺不算,连朝廷礼部都特意来贺,难道只因贾家出了一个贵妃?

  可贾元妃,并不是杨贵妃啊!

  她远没那样受宠,不然也不会在归宁省亲之日,说宫里是“不得见人的去处”。

  这种种疑惑,直到来到这世上一年多后,贾琮才一点点了解清楚,想明白过来。

  说来复杂,其实也很简单。

  用后世之事来举例,总设计师家族也只余一个孙辈在官场上了,折算起来,还只是七品小官。

  可又有哪个家族,敢说在其之上?

  想来即使最高层的领导人,都要给他家几分薄面。

  原因无非二字:

  余荫。

  老人家功高社稷,有再造华夏乾坤之德,留下的香火情也够多够重。

  所以即使如今家族在官场不显,也依旧有大把的人去照拂。

  而贾家,同样如此。

  因为特殊的儒教文化,炎黄大地上,从古至今乃至未来,人脉香火的传承,都是社会关系中堪称最重要的一支。

  尽管功绩不同,可贾家一门双公,贾家宗祠有先皇御笔亲书: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且上一代又出了贾代善承袭荣国之位。

  两代三位国公,为以军功起家的贾家留下了深厚的遗泽!

  尤其是在以忠诚为传承方式的军中,更是留下了众多香火情!

  也正是这些“香火情”,才给了贾政以从五品小官,举荐四品知府的资格和底蕴。

  而这些“香火情”,便是贾家最珍贵的财富!

  或许这些“香火情”所形成的力量,不能直接操控朝局风云,改变天下大势。

  也不能让贾家人直接身居高位,因为他们自身难以承重。

  但任谁都不能否认,这是一股极有能量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