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超然_红楼之庶子风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零八章 超然

第(1/3)页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壮志。”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好!!”

  贾琮面色平静的诵罢转身,看向宋岩,宋岩抚掌大笑,高赞一声。

  宋岩身旁的方叔和、石公寿、褚东明、甄应嘉等人,也无不颔首激赞。

  方叔和叹道:“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呵呵,这怕不是你自己的写照吧?果不负清臣公子之名!”

  这话,贾琮依旧面色清淡,却让江南文武那边好些人面色不自然起来。

  灰飞烟灭的,不正是他们的人么……

  褚东明呵呵笑道:“其实这词让清臣诵出,还是有些奇怪的。周公瑾赤壁大战时,业已三十有四。清臣你夸他英姿勃发,那你自己又算什么?旁人只道你不是谦逊,而是在自夸。”

  石公寿也笑道:“极是,看到清臣这样的少年俊才,实在让我等老朽心生哀意哪。不过结尾处,你又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壮志’……这里你为何要用此句,可笑我多愁善感,竟早早生出了豪情壮志?有些不通啊,你这是自嘲?”

  这是挑刺的,不过贾琮还未言,宋岩便道:“此处多情,倒也未必作多愁善感解释,也可作‘自作多情’、“不自量力”之解,意为应笑我不自量力,过早的生出壮志……可见那时琮儿的确心境并不好,颇为抑郁,竟心生自疑,可是发生了何事?”

  贾琮点点头,一直平静的面上,出现些许愧然,道:“先生明察秋毫,当时弟子心境的确不稳。自神京而出,骑乘数千里至濠镜,在粤州诛杀叛逆后,又马不停蹄一路北上。时日天降大雨,再加上疲惫不堪,至赤壁时,弟子与手下数位部下皆染了风寒,几到了难以为继之地,险险性命不保……

  弟子并不惧死,只是亲兵部下却因信我,追随弟子南征北战,结果因弟子轻狂,自以为是,使得他们落入危境。

  夜观赤壁,弟子思及公瑾当年,自惭形秽之极。

  不过,幸好弟子铭记先生教诲,不敢自弃,且弟子不到进学之年,得天子以锦衣相托,皇恩之重,旷古难寻。

  又怎敢以小小风寒忘陛下所托?

  再加上部下亲兵的鼓舞,总算一起度过难关,无一人折损……

  事后,弟子再观赤壁江水,以为在漫漫青史长河中,眼前一切不过流云。

  所以一时挫折低谷不当看的太重,实在不该自怨自弃。

  周公瑾虽在赤壁风华绝代,光耀千古,但他日,我未必不能超越。

  故而以一樽清酒,先祭江月,再祭古人。”

  宋岩闻罢,老人眼中已满是慈爱和骄傲,他颔首道:“所以,至今日,你也能‘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才完成此首佳作?”

  贾琮谦逊一笑,躬身道:“弟子不敢轻狂自大,妄以微薄小功自比公瑾当年。

  只是如今锦衣复立,从无到有,框架已稳。

  天子旨意大体已经完成,剩余者,不过按部就班缓缓发展,所以弟子……”

  “不对吧?”

  一直沉默的江南总督方悦忽然打断道:“既然贾大人明知皇恩深重,就当知天子如今以新法为重!

  就算重建锦衣,也是为了推进新法之用,否则要之何用?

  本督不信,贾大人离京前,陛下没有……”

  “方大人!”

  不等方悦说完,贾琮以同样的方式回敬了他,沉声道:“本座警告你,不要以你的猜测,来揣摩圣意,此非人臣之礼也。”

  方悦闻言,一口气差点没憋死,面色涨到发紫,怒视贾琮,却终究不敢乱说。

  揣摩圣意,非人臣之道……

  这他娘的……

  这种话,哪个臣子敢说?

  从来只有天子严厉训斥大臣时才会用,可若说贾琮说错了,倒也不算……

  方悦眼睛瞪得鼓鼓的,快憋出来了。

  郭钊没有急智,其他人要么地位不够,要么也是笨舌头,诸葛泰不得不上阵,道:“督臣之意,是贾大人你口口声声说,身为儒家弟子,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