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探访张府_三国召唤之后汉荣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九章 探访张府

第(1/3)页

  安置过吏治之事,也算是放下了一件心事!

  贾诩几人离开之后,刘协慢慢的在屋内踱步。作为已经坐拥几州的大汉天子,如今刘协已经初步具备了环视天下的能力。而下一步的动向,也决定了刘协光复汉室的方针。

  他在心里反复想着宛城这个地方。

  宛城得名于春秋时期,当初楚国设宛邑,称为宛,冶金业发达,为当时著名的冶铁中心。秦末大战后为秦所据。秦昭王三十五年,将宛邑设置南阳郡。秦统一六国之后,“迁不轨之民于南阳”,使六国富豪和擅长经营的商人及手工业者云集南阳,促进了南阳经济的发展,尤其冶铁业发达,成为当时的冶铁中心。冶铁、蚕丝等手工业和商业都位居中原前茅,特别是铸铜业发展迅速。

  楚汉之争后,西汉和东汉仍置南阳郡,辖境在熊耳山以南和大湖山以北,此时南阳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更是在西汉时,南阳水利与关中郑国渠、蜀都都江堰齐名,并称三大灌区。

  再看地势,南阳郡为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是汉水上游、淮河源头,北有秦岭、伏牛山,西有大巴山、武当山,东有桐柏山、大别山,三面环山,是天然的形胜之处。曾有古人描述“南阳,光武之所兴,有高山峻岭可以控扼,有宽城平野可以屯兵。西邻关陕,可以召将士;东达江淮,可以运谷粟;南通荆湖、巴蜀,可以取财货;北拒三都,可以遣救援。”

  面对这么一个自古雄踞于中原大地,长江、黄河之间,上承天时之润泽,下秉山川之恩惠的地方,天下诸人岂有不想争夺之理!

  如果不是意外穿越,刘协此时已经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哪里会有精神在这里关注宛城的事项。

  因为自己的一系列举动,也导致了张济的过早阵亡以及张绣的错乱出现,这一切都朝着不可预知的方向发展着。

  ......

  次日一早,贾诩早早来到书房,将宛城详细的事项递交到刘协案头。

  刘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