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第 213 章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3章 第 213 章

第(1/3)页

有利可谋则为肥差,  个个趋之若鹜;无利可图则糊弄做事,嗜睡如猪。这便是底层小吏的真实心思。

        放大到朝廷里,损了利益的达官豪贵们,可不止“糊弄做事、嗜睡如猪”而已。

        再者,  裴少淮年纪轻轻,  隔三岔五升官、居要职,  已然碍了不少人的眼。

        黄青荇说得没错,  新政推行成功,  功劳傍身,  并不能为裴少淮减少政敌,  反会让他树敌更多。

        一旦百姓与达官豪贵之间的矛盾激化,  有朝一日朝堂动乱,  天子纵使再英明,  最终也只能站在百官的一边,  因为“官为枝桠主为干”。

        裴少淮正是明白这个道理,  才会如此坚决开海。

        借助开海,  强盛的大庆可以暂时将矛盾转移海外,  源源不断而来的物资可以满足各方所求,给这片已经张弓拔弩的土地一个稍事喘息的机会。

        又有船只将大庆的货物输送出去,  带动着生产力往上走,终有一日会带来破开局面的契机。

        黄青荇这番提醒,非但未能让裴少淮心生好感,反让裴少淮面不改色地心生怀疑——身为邹老的门生,  能想到“新政树敌”这一层面并不出奇,但一面强调自己农家出身,一面提醒裴少淮当心树敌,便有些表里不一了。

        想来黄青荇是没承得邹老的那份执着,  有着明哲保身的妥协。

        裴少淮停了停脚步,朝黄青荇作揖,言道:“谢侍郎大人提醒,官场水深,裴某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探着走。”

        “谈不上提醒,只是希望裴大人小心驶得万年船。”黄青荇言道,“像大人这般正直敢为的官员,不多了。”

        将要出粮城了,黄青荇问道:“金陵正仓,裴大人可还有别处想要看看的?”

        有自然是有的,粮城拿银子从百姓手里换购粮食一事,裴少淮可一直惦记着呢。念及邹老提醒的那句“能相信的唯有自己”,裴少淮改了心意,言道:“方才已经都看过了,余下的时间便去常平仓看看罢。”

        “银子”一事,事关重大,倘若不小心打草惊蛇,可再难守到贪蛇出洞的机会了。

        为了铸银锻造大量钱币,宝泉局数年间扩大了十倍不止,银币如泉水般涌出来。朝廷从未限制过银两、银币兑换的数额,因此,要借助百姓之手才敢兑换的银子,必定是见不得光的——或来历不正,或数额大得惊人,或二者兼之。

        黄青荇懂得钱道,知晓此间利害,偏偏是他掌管的粮城出现了如此疏漏,究竟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是尾大不掉,被属下坑瞒,裴少淮不敢单凭猜测去断定,只能先提防着。

        两人登车,往北而行,去了常平仓。

        正如黄青荇所言,常平仓几近荒芜,城内野草丛生,近半的仓房或裂墙、或塌顶,不同程度损坏。尚未损坏的仓房里,空无谷物,只派老残游兵看守着。

        “常平仓确需修缮,重新启用起来。”裴少淮道。

        黄青荇喜颜,道:“若能办成此事,实乃百姓之大幸事一件。”

        从常平仓出来后,暮色幽幽,裴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