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 131 章_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31章 第 131 章

第(1/3)页

“盼津弟学成,  早日北上归来,春闱接从容。”兄长在信末写道。

        家书无别意,  只道早还乡,  更见思念。

        这两年,兄弟二人书信往来,除了互述家中的事外,裴少淮还常常跟少津讲一些朝堂上的事,  顺带出些题目让弟弟思索,  少津则在回信中写下自己的见解。

        一来一往。

        “大哥这次出的题目确实不好答。”裴少津回应徐言成,  他分析道,  “大庆海禁之下,商船只可从松江府、太仓州归航,  尤可查点出许多投机取巧者,若是全线开海,  商船无拘无束,放任不管,趋利则易生乱。”

        商船逃避税例只是其中之一,  或还有胆大狂妄者为牟取暴利,  往外偷送、往内输入禁品,有违大庆律例,  亦有违道德纲常。

        “求必欲得,  禁必欲止,  令必欲行”,开海,  并非什么都不禁不拘,  而是在官府管束之下,  商船规矩往来。

        裴少津端着兄长的信,  来回踱步,面若沉思,海风涌入房内吹得信纸上下拂动,少津眼中露光,钦佩言道:“还未开海,大哥却已经料到开海后会出现什么弊端,防患于未然,提前谋划对策。”

        少津摊开手掌,又收紧成拳,继续道,“就好似手掌一张一收,或松或紧,皆在掌控之中……子恒,看来你我要奋起直追才行了。”

        一个问题就可看出他们与裴少淮之间的差距。

        只有往前早走一步的人,“神机妙算”,才能提出这样的问题。

        徐言成点点头,应道:“江南游学行程所剩无几,咱们需抓紧时日。”最晚秋日前,他们就该启程返回京都了,以免遇到大雪封河,耽误行程。

        徐言成又问:“仲涯,明日去见南居先生,你的文章写好了吗?”

        他们每隔几日就会去一趟城南邹府,向南居先生请教问题。

        “写好了。”少津应道,“近来,我隐约觉得笔法有所变,笔下文章平实了许多,却始终未能想明因由、抓住根本。”正好请南居先生解惑。

        “我亦有此感。”

        他们两个听从南居先生的建议,这两年换了好几个地方历事,文章越发醇厚。

        科考走到这一步,想要继续提高文章水准,靠的便是这种微妙的感觉,少津和言成都想抓住这种感觉。

        ……

        夕阳西斜落旧城,新城车马影腾腾。太仓城在西,码头靠东岸,这两年东岸繁华起来,当地百姓称之为“太仓新城”。

        旧城里炊烟袅袅,傍晚时妇人呼儿归家,长声吆喝此起彼伏。码头新城早早亮起灯火,添几分光,堤岸上依旧忙碌着,只消夕阳未落尽,船只车马就络绎不绝。

        镇海卫的战船已整装待发,担负今夜的海上巡游,以防水贼倭寇偷袭。

        直到余晖散尽,街上只蒙蒙可见,负责宿值的衙役、民壮举着火把上街巡检,开始催促手脚慢的商铺赶紧关门打烊。这会儿,从新城回到旧城的官道上,车马行人熙熙攘攘,裴少津的马车亦在其中。

        裴少津从督饷馆回到太仓州衙,一家人在后院用晚膳。

        林氏略放下碗筷,同裴秉元商量道:“老爷,我有批物件要送回京都,想让申二跟着官船回去一趟。”都是她精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