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9章 最强病人驾到_外科教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9章 最强病人驾到

第(2/3)页

通过一层,手下有感觉的,你还是不熟练。”张教授边操作,边耐心的讲解。

  他左手将针倒过来,很随便的轻轻一推,进去、回血,一针见血。

  “进针后再压低穿刺角度,保持与血管走行一致。只要血管比针粗,就可以扎进去。没有紧张这回事,紧张是因为不熟练,你再紧张,能回答一加一等于二。”张教授继续说,姚玲和蔡巧君脸上通红。

  张教授松手,蔡巧君抽出针头,留置软管在里面,再固定好,接上平衡液,开始输液。

  以前只是传说,现在近距离接触,老爷子这自己给自己扎针的技术,那个护士敢反驳,只有乖乖地在一旁听训话。

  韩主任提着公文包进来:“张老师,我要赶飞机,你就安心住下来,我跟田园也打了招呼,到时小杨,小宋,还有田园都上台。”

  “行,我心里有数,你忙你的,研究所的事必须拿下,不能耽误。”张教授在摆弄遥控器,要看电视。

  韩主任寒暄几句,急匆匆的离开了。

  护士长说帮调电视,他拒绝了:“这么多人围着我干什么,你们忙你们的,常规处理就行。”

  电视打开,翻来翻去,翻个抗美援朝的老片子《奇袭白虎团》。

  “你们都去忙,那么多病人呢,不用管我,帮我请个陪护,男的,术前尿管不插了,别为难你们了,请泌尿科用金属探子不一定能顺利进去。还有术后的一日三餐,没有禁忌症,随便订。你们忙去吧,你小子留下。”他看大家没有离去的意思,又开始赶人,点名杨平留下。

  护士长看也没有什么事了,说几句宽慰的话,带着大家离开病房,就杨平留下来。

  “坐,站着干吗,又没犯错误。”老爷子让杨平坐下。

  杨平把陪人椅子移过来,在床边坐下来,张教授把电视暂停:“还是这些片子好看,那时候,我十几岁了,父亲算是最早一批的西医骨科了,美国留学回来后在协和工作,五零年战争爆发,他自愿申请上战场,长津湖一战,身体里还留了一块弹片--老爷子九十岁还坚持出门诊,在门诊的办公椅上闭的眼--”

  杨平默默地听着,不由肃然起敬,张教授突然打住说:“把片子拿过来,我们商量一下。”

  杨平从床头的袋子里拿出X片和CT片,张教授戴上老花镜,借着自然光线,指着片子说:“下肢和上肢最大的区别是下肢要负重,任何下肢骨折,要早期下地,必须要有骨性支撑,也就是越压越紧,内植物只是辅助,不能越俎代庖。最简单的胫骨横断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以前德国佬做,上午手术,下午就走路回去,吓得我们不敢说话,我们做要六到八周才敢部分负重,术后3个月才完全负重。最初我们以为是材料问题,后来才发现主要问题不是材料,而是骨性支撑理论,它们的交锁髓内钉采用了纵向滑动孔,横向锁死,纵向滑动,这样骨折端自动加压,负重反而成为有利因素,越走骨折愈合越快。”

  杨平认真地听,张教授继续说:

  “这个骨块要拉出来,这几块必须解剖复位,这块要有钢丝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