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3章 曙光_外科教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93章 曙光

第(2/3)页

过去读中文期刊,更不会想到欧洲脊柱外科学会主席在这种会议室推荐一份中文期刊。

    “我不是在做广告,完全没必要,我而是在帮助大家,因为没有我的推荐,大家一定会错过这份期刊,它是世界上棒的期刊,它将帮助你进入一个全新的医学世界。”

    ""如果中文阅读困难的也不用担心,在欧洲,有好几个志愿者学术组织负责翻译,它将被翻译成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等等。”

    “我曾经也很迷茫,但是这份期刊告诉我,希望在可见的远方,正如曼因斯坦先生说---我看到了医学的曙光。”

    奥古斯特大大方方地说。

    “接下来给我们演讲的是一位来自中国的医生,他将带领我们走出迷茫,看到未来的希望,重新树立我们对未来的信心。”

    奥古斯特鼓掌。

    高大帅气的宋子墨走向讲台,面对六千多名世界各地的医生,他将用三十分钟的时间报告三个课题。

    有些提前得到消息的医生,知道这是杨平的助手,杨平就是大名鼎鼎的发表13篇s的神人,很可惜,他本人没有来。

    一个助手,居然安排在学术报告的第一个,这是赤裸裸的藐视吧。

    密尔顿先生坐在第一排一言不发,如果是往次年会,第一个学术报告的是他,这已经成为会议的默契,但是今年,奥古斯特没有提前知会他,把发言的第一个居然改成年轻的中国医生。

    不过,这个中国医生是杨平的助手,密尔顿也认了,杨平他是认识的,不过只有一面之缘。

    当时在马来西亚,他和奥古斯特两人争相向杨平要联系方式,但是回国后,密尔顿因为事务繁忙,渐渐忘记这事,而执着的德国人却立即付诸行动,来到中国跟随杨平学习脊柱外科。….

    当时杨平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论文,密尔顿也是看过,只是没想到事情会发展这么快。

    杨平论文中的新技术现在成为这次学术大会的焦点,脊柱外科太需要新的东西,大家一直在兜兜转转,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进展,即使大家自认为耀眼的微创技术,不过是腔镜技术在脊柱外科迟来的应用而已。

    脊柱侧弯的矫形,自从cd两位大师开创现代脊柱矫形的理念以来,大家一直在两位大师的框架里兜兜转转,没有走出这个框架。

    密尔顿提前已经看过宋子墨带来的论文,第一篇关于杨平自创的截骨方法,这个技术其实也还是在cd理论的框架之内,只是对截骨的方式做了改进提升,将截骨、矫形、脊髓的形变三者联系起来考虑,对脊髓的形变进行精确的预测,这样可以在充分矫正畸形的基础上,将脊髓损伤降到最低。

    对于一些程度极为严重的脊柱侧弯畸形,最大的并发症就是瘫痪,这些病人因为极大的瘫痪风险导致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杨氏截骨出现后,这个问题将被解决,以前无法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现在可以安全地进行手术。

    第二篇论文,外固定架治疗脊柱侧弯,这个技术已经完全跳出cd的框架,成功地将伊里扎洛夫技术与脊柱矫形结合起来,用一种和缓自然的方式来矫正脊柱畸形,这种技术的弱点是治疗的时间比较长,需要3个月到1年时间,但是因为其显着的优点:安全、保护脊柱的活动度,在优点面前缺点就显得微不足道。

    第三篇论文,骨骺精确阻滞技术对脊柱侧弯的矫形应用,目前在动物实验取得巨大的成功,已经准备进入临床。

    这个创新的理论彻底颠覆现有的脊柱侧弯治疗理念,如果临床应用成功,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医生将碰不到需要做手术的脊柱侧弯患者,也就是在以后没有成年的脊柱侧弯患者。

    因为在儿童时期,一旦发现脊柱侧弯,就可以用这种技术进行干预,这种技术极为微创,不用开刀,直接用穿刺的方式将骨骺刺激或阻滞植入物送到椎骨预定的位置,让它发挥作用。

    术后几天,儿童可以正常上学玩耍,整个治疗过程对正常的学习生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