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拒绝陷阱_最初进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章 拒绝陷阱

第(2/3)页

,将甘夫人召到自己的内室纱帐中,然后从屋子外面往里看去,甘夫人就如同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的霜雪一样。所以,若能将之抓来的话.......必然是奇功一件!”

  夏侯翼皱了皱眉道:

  “刘备这人喜好和关张同榻而眠,在许都的时候就声称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并且娶了好几个老婆,那甘夫人就算是长得再漂亮,抓来又有什么用,有什么狗屁奇功?”

  山羊挑了挑眉毛,正色道:

  “我曾听闻丞相虽然日理万机,却还是十分关心麾下大将的婚配,却一直苦于没有足够的良家女子。”

  “所以抓到艳名远播的甘夫人以后,可以直接献给丞相,为他老人家分忧啊........”

  夏侯翼听到了“丞相”两个字,立即眼前就是一亮!

  他乃是夏侯家的嫡系子弟,对老曹的爱好当然是一清二楚,有道是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只是反应有些迟钝,之前没有转过弯来。

  此时对山羊接下来的话心领神会,立即一拍大腿道:

  “没错,没错!你说得一点儿都不错!本将差点忘记了这件事了,刘备的几个老婆都不能放过,必须要通通抓起来为丞相分忧!”

  说到后面的时候,夏侯翼的语声都有些因为兴奋而颤抖了。

  丞相可不是随便的人!对女人的要求还是很严苛的!

  众所周知的是,曹操自身就很好人妻这口,有史记载,直接明媒正娶的就有:何晏的母亲、张济妻子、秦宜禄妻子!

  没有娶的还未包括在里面。

  而他的理想就是“铜雀春深锁二乔!”,所以丞相的理想择偶标准,直接拿大小乔的标准套就可以了。

  (PS:二乔=大乔/小乔两姐妹,江东美女,分别是孙权的老婆和周瑜的老婆。)

  那么,丞相能入眼的,首先得是有名气的人妻,或者至少这女人的男人是要有名气的,至少得是诸侯的亲戚(比如张绣)。

  其次,这人妻还必须很有姿色,太丑太老的不行。

  这两个条件看起来很简单,其实非常苛刻,首先第一条就能淘汰绝大部分人了!

  因此仔细想一想,除了大小乔之外,最符合丞相审美的,就是甘夫人了啊!

  这种能直接讨好丞相,偏偏还是惠而不费的美事,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遇到的啊,正可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不仅如此,老爹好美艳人妻这一口就不说了,儿子同样也是变本加厉。

  曹操的儿子曹丕,魏文帝同样也是如此,他娶的文昭皇后甄宓,同样也是人妻!

  .......甄宓的身份乃是袁绍的儿媳妇,袁熙的老婆。

  嗯嗯,曹操最宠爱的小儿子曹植,同样也是人妻控。

  遗憾的是,他爱上的人妻,就是哥哥从袁熙手里面抢来的人妻甄宓!

  满腔感情都表白述说不了啊,加上还要被哥哥猜忌打压,最后才能写出“洛神赋”这千古名篇!

  历代史学家都有人认为,洛神的原型,就是比饺子还好吃的嫂子甄宓。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这样的优美词句,没有明确的参照物,没有带着满腔的感情,又怎么能够书写得出来?

  甚至甄宓之死,据说也是被后宫的郭贵嫔进谗言而死。

  曹丕是一个嫉妒心非常强的人,

  史书记载,曹丕26岁时曾经在宴饮上让甄氏出来待客,刘桢因为正视甄氏而被其差点处死。

  郭贵嫔造谣的内容不得而知,但除了污蔑甄宓以往与曹植私下往来,给曹丕带绿帽这种令男人无法原谅的罪过之外,是很难想象有别的罪名能达到如此严重的后果。

  要知道,甄姬可是与曹丕多年夫妻,甚至其儿子曹叡乃是太子,后来成为魏明帝!

  曹丕处死甄姬以后,更是让她以发覆面,口含米糠,就是要她在黄泉路上无脸见人、有口难言。这样的处置,无疑一坐实了他将叔嫂之间的绯闻当了真。

  ***

  此时夏侯翼被山羊一语惊醒梦中人,立即就重新将人手组织了起来,然后去寻找刘备老婆的下落。

  发觉方林岩一干人尝试在夏侯翼面前进言,结果大出风头以后,其余的契约者也开始蠢蠢欲动,然后凑上去答话,可惜效果并不好。

  尤其是黑骨和夏侯翼聊了几句后,发觉夏侯翼爱理不理的,干脆就冒着被空间警告的风险道:

  “将军此次一定要小心刘备军手下的赵云啊,听说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

  夏侯翼听了以后,反而一鞭子就抽了过来,打得黑骨痛呼一声!直接后退了好几步。

  然后才听到了夏侯翼不屑道:

  “刘备这贼的麾下,能够当得起万物不当之勇这句话的,只有斩颜良诛文丑的关云长而已!据说其义弟张飞勉强也算有两把刷子!”

  “赵云?那是什么小喽啰?本将军若是对他小心提防,传出去岂不是惹人笑话!”

  听到了夏侯翼的话,黑骨顿时连半个字都说不出来了......因为他根本都不知道自己应该说什么好!

  倒是方林岩一干人面上无动于衷,背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