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得寸进尺与寸步不让_我在春秋做贵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2章:得寸进尺与寸步不让

第(2/3)页

郑国、宋国、卫国和鲁国干涉,后面中行寅流亡齐国,士吉射跑去郑国又号召范氏各城邑必须坚持抵抗到底,搞到楚国都要介入晋国的内乱。

  作为“元戎”的赵鞅时不时要召开一场“卿”级别的会议,谈的事情其实也就那么点,重复强调应该精诚合作,再反复试探各家的诚意,具体要怎么应对各种事务则是暂时没有拿出方案。

  绝对不是赵鞅没有成熟的想法,没有将方案拿出来纯粹就是要将各家底线摸清楚,少不得做一些得寸进尺的操作。

  “‘元戎’以为我家亦需南下。”智申看上去非常头疼。

  智瑶很清楚几位“卿”近期在做些什么,对于赵鞅在反复试探以及得寸进尺更是一目了然。

  因为智申无法独力应对,一些智氏的家臣也就有发挥的机会,里面更是不能缺少智瑶的参与。

  变成了智申是个提线木偶,面对赵鞅的各种询问以及提出的要求,每每都无法当场给予答复,一次次都是需要背后智囊团给出应对方案,再去给予赵鞅答复。

  博览道说道:“南下?主当明言,攻范已是让步,无有其它。”

  智申很苦恼地说道:“赵氏、魏氏应允‘战区’之事,又言南下之重,我家不可或缺。”

  所以,那是赵鞅觉得要互相有往来,赵氏让一步,智氏也要跟着让一步?

  然而,一开始智氏根本不用参与的吧?明明是在帮赵氏的忙,怎么变成了是智氏必须承担的义务了。

  没错,不管是范氏,还是楚国的北上,乃至于是其他家族或诸侯怎么样,近阶段智氏完全可以不用参与进去。

  这样一来,赵鞅主动联系智氏参与,本身就是一种“夺情”的举动,智申表示智氏可以参与,弄到赵鞅在得寸进尺了。

  从赵鞅的举动来看,再根据时代的定义,做的事情是要遭到非议的!

  讲通透了就是智氏愿意以国事为重,然后赵鞅觉得智氏很好欺负。

  智瑶说道:“大人生病罢。”

  众人先是一愣,随后智徐吾最先附和,其余的人立刻跟上。

  智申只是不那么聪明,不代表接受不了正确意见。

  相反,智氏是一个很从善如流的人,“卿”级别的会议再次召开,派人去说自己病了。

  赵鞅可以让赵氏变得不要脸面,老智家就玩得俗套一些,到时候不会是智申招惹非议,该是其余家族看清楚赵鞅的嘴脸。

  当然,赵鞅的不要脸已经是各家族的共识,可是一些事情还是要保留底线。

  即便赵鞅知道智申是假病,除非赵鞅彻底不遵守游戏规则,要不然智申是假病也是真病,完全不能捅破。

  一旦赵鞅捅破,其他人看到完全不遵守游戏规则,固然智氏的场面不好看,赵氏失去的则会是最多。

  “錡?”智瑶某天在家里看到中行錡,感到有一丝丝的意外。

  中行錡好像是特地来见智瑶,行礼道:“世子。”

  他之前是待在“智”地,某种层面来说有点避难的意思。

  现实情况是,范氏有越闹越大的趋势,搞得中行氏哪怕跟智氏合流,还是让中行錡不适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