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来贺(终章)_问鼎十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二章 来贺(终章)

第(2/3)页

场,最后官拜工部侍郎。

        在罗幼度这里,种放就没有如此待遇了,他本善于发掘人才,又全取天下,人才井喷。种放又不是诸葛亮、韩信这样的旷世奇才,这种不愿意入仕的清高之辈,他自不会舔着脸多次召见。

        然后种放因为辟谷英年早逝,仲家也因此没落。

        但金子就是金子,即便少了种放的相助,种世衡毅然凭借朝廷的制度考进军校,从诸多人才中脱颖而出,从而获得殿试的资格。

        不过因为少年清苦贫穷,进了军校才开始学习骑马,马术上略逊一筹。

        种世衡的答卷很简洁朴实,通篇围绕「治军」二字来写,让罗幼度感触颇深,一瞬间想到了昔年的自己。当年自己也是菜鸟一个,不懂军事,便死抓治军,在潘美、曹彬的支持下,于淮南闯出了一番天地。

        阅完了所有卷子,罗幼度带着几分欣喜的道:「今年可是科举大年!一个范仲淹、一个种世衡,还不足,居然还有夏旺荣、夏遇乞这两个英杰……这下有点为难了呀。」

        他说着将种世衡、夏旺荣、夏遇乞三人的卷子挑出来递给罗康叡,待他看完之后,问道:「太子怎么看?」

        罗康叡脸上也透着喜意,说道:「这个夏家这对兄弟还真了不得,他们二人的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都是优等,兵部省试,两兄弟并列第一,此番军略的表现竟也不输种世衡。孩儿也不知如何决断,还是父皇定夺吧。」

        他心中是倾向夏旺荣、夏遇乞这对兄弟的,论及综合能力,两兄弟的表现确实在种世衡之上。

        不过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罗康叡也知进退,钦点状元这事,还得皇帝决定。

        罗幼度并没有多想,直接点了种世衡为状元。

        罗康叡有些错愕,却也不敢多言。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也有了自己的主见意识,对于自己父皇的个别想法并完全认同,但唯有一点,识人用人这方面,罗康叡是跪着听从的。自己父皇看中破格提拔的人就没有一个错过……

        早年给他安排的玩伴,现在一个个都是大虞朝廷的未来支柱。

        即便看似荒唐的那个小时候带着自己玩,跟自己父亲不清不楚的吏部侍郎萧绰,也在位子上展现了超凡的才能。

        甚至有人私底下说,萧绰若是男儿生,入议政厅拜相都大有可能。

        罗幼度将文武状元的名单定下,起身说道:「走吧,去金銮殿见一见朝廷未来的支柱。」他顿了顿语重心长地道:「为父给你留下最大的财富不是这个江山,而是这些能够抵定天下的人才。」

        如果没有后世影响,罗幼度八成会从夏家兄弟中选取一个为状元,但他在这方面开了挂,也理所当然地选择种世衡这种天赋是可见的人才。

        这也是罗幼度最大的优势,也是大虞火箭式发展的关键之一。

        他能够清晰的知道一部分人的忠女干潜能,从而加以提拔着重培养。

        这并不是说他没有看走眼的时候,相反随着教育的发展,领地的增多,历史上许多蒙尘之珠,在他这个时代发光发热。只是这些都需要一点点地发掘,但吕蒙正、张齐贤、范仲淹、种世衡这些人是不需要发掘的,他们本身就是明珠,能够提前发光发热。

        至于夏旺荣、夏遇乞也很有潜力,罗幼度亦打算重用,只是与其去赌两人的潜力,不如将最大的筹码压在种世衡的身上。

        其实夏旺荣、夏遇乞也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只是并不为罗幼度所知。

        夏旺荣、夏遇乞出生于宁夏党项野利氏,原名叫野利旺荣、野利遇乞是西夏李元昊的左膀右臂,西夏能够成功建国,文武双全的两人居功至伟。

        三川口,好水川两大击破宋军的战役就是两兄弟的手笔。

        不过定难军拓跋李氏早已覆灭,党项野利家臣服于王化,将党项的野利氏改为汉姓,以夏州为姓。

        这一切罗幼度自然是不知道的。

        提一嘴,野利旺荣、野利遇乞两位西夏的开国功臣最终死在了种世衡的离间计下。

        罗康叡慎重说道:「孩儿谨记于心。」

        徐步来到大殿,文武殿试的一众考生怀着忐忑与激动的心情行礼。

        「免礼,平身,都抬起头来,你们都是朝廷未来的栋梁,朕也不是洪水勐兽,不必如低着头,将腰杆子挺起来。我大虞的好男儿,要有男儿的朝气。」

        考生们听了人人都直起了身子,一脸的激昂。

        对上那一双双清澈励志的眼睛,罗幼度也满意地点了点头,道:「这才是我大虞的好男儿……」

        他笑着赞着殿下众人,说得一众考生心里暖暖的。

        罗幼度问道:「谁是范仲淹?」

        一个带着几分青涩的少年郎在众人欣羡的目光中走了出来:「学生在!」

        罗幼度看着自己的偶像,说道:「你的考卷,朕反复看了几遍,写得非常好。朕与太子都是拍桉叫绝,以你这年纪,能有如此见解,但真了不起。尤其是我在你文章中看出了对未来的假象,这点更好。」

        范仲淹带着几分激动地作揖道:「谢陛下,自学生启蒙时,从父亲口中听得陛下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金玉良言,深有感触,以为座右铭,表于床前,日夜警醒自己。」

        大殿一时无声。

        范仲淹还以为自己说错话了,有些不安。

        太子罗康叡有些意外的看着自己的父亲,自己那个遇事不慌,笑口常开的父亲居然有些脸红害羞?

        什么情况?

        罗幼度心里念了一句:「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他一本正经地让人公布了文武状元的名单,结束了这次尴尬的相见……

        -----------------

        一青衫书生顺着人流前移,左顾右盼,在人潮中寻找自己的同伴。

        书生来洛阳不久,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只能顺着人流而走。

        过了天津桥高耸巍峨的端门城楼映入眼帘,少年眼中闪过一丝向往。

        「复古兄!」

        一人从背后拉住了他,大声说道:「怎么一眨眼就没影了,快点,错过了时间,可就再等三年了。」

        青衫少年愕然回首,来人年岁比自己稍长,一张国字脸,身形壮硕,但却一身的书卷之气,但他并不认识,说道:「兄台认错人了。」

        来人

        也是一怔,忙道:「抱歉,在下青州益都王曾,兄台背影与我一好友极为相似,以至于冒昧打扰,见谅。」

        青衫少年眼前一亮,道:「可是青州稷下大学的王孝先?」

        青衫少年出身白鹿洞大学,读过王曾的文章,有很深的印象,得对方确认,忙道:「在下江西抚州晏殊,见过王兄。」

        王曾也愕然半晌,低呼道:「可是白鹿洞大学的神童晏同叔?」

        晏殊七岁能文,入小学之后,一年习得六年基础,跳级入了中学,又一年破格进入江南最好的学府白鹿洞大学,成为大虞年纪最小的大学士,可谓名动天下。

        消息甚至传到御前,大虞天子闻讯之后,亦忍不住赞叹了一句:「少年神童,此子未来定成大器。」

        罗天子识人之人,天下无双,他夸赞过的人就没有不成气候的:如饭桶经略使张齐贤,太原知州寇老西寇准,还有李继隆、曹韦,都是在未发迹之前,就给罗天子慧眼辨别出的人才。

        最难得的是晏殊童年名声大噪却无任何傲气,依旧我行我素醉心文学,留下了许多文章、诗作,甚至连居于虞词巅峰的李煜都赞晏殊的词句富有灵性。

        王曾看着面前的少年郎,双手一合,自说自答地笑道:「是了,前日就听说了,白鹿洞大学派遣了二十人入京,同叔兄就在其列。今日有缘,同叔兄不如随我去洛水船上,一睹文、武状元的风采。指不定他日,你我也能着红袍,策白马,游神都。」

        晏殊有些心动,可想起一并来的同窗,便摇头拒绝。

        王曾也不想放过眼前神童,说道:「两位状元即将游街,人潮涌动,能寻到人都怪了。不如随我登船,在船上便于寻人。在下便是在船上瞧见同叔兄背影,才寻来的。」

        晏殊看了四周的人潮,遂然同意。

        王曾领着晏殊登上了洛水上的一艘画舫。

        见王曾领着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