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遂古之初,谁传道之?_重生之我为书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六十章: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第(1/3)页

  《天问》是前世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也是屈原最具有魅力,最为大气的一篇作品。

  此中的天问,不是天在寻问,其实是问天。但因为天太过于尊贵,不能这么明显的问天,所以就叫天问。这一首诗产生的背景是屈原被楚国国王流放,心中苦闷不得志,每日彷徨于山泽,游荡于草原,突有一日,屈原去了楚国先王的宗庙,宗庙里面描绘着主宰天地的神灵,画面瑰奇美丽,形象神奇鬼异,可谓是巧夺天工。又有一些描绘古代先贤君王的绘画,屈原四下看完之后突有所感,便在壁画上书写了一段文字,以此发泄自己的愤懑之情。

  这一段文字,便叫做天问。

  与此前所有的诗体不一样,也与屈原此前所创造的骚体诗也不一样。

  天问所用的格式是四言诗体,但又与四言诗体不一样。

  在这一首四言诗里,整篇天问完全是一问到底的格式,令人叹为观止。

  又因为屈原本就是楚国的贵族,还是王氏后裔,加之又是天文世家,自小就研究星象天文,先贤古典,对于天文学,对于先贤经典有着无比深厚的研究。所以,在天问里面,屈原采用了大量的天文术语,以及更为动人的神话,从而始得整个的场面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构造了一个无法想像的宏大之境。

  只要是任何人随口一读,哪怕是不知道这一首诗的意思,都将被这一首诗给征服。

  事实上正是如此。

  正当大家还在讨论着“野草”,一首《天问》横空出世。

  当一众秋水的粉丝试着去品读天问,几乎是所有人都被这一首诗给震撼住了。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翼惟象,何以识之?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不知道。

  是的。

  就是不知道。

  很多人哪怕是读了这一首诗,但他们仍是没能搞清这一首诗是什么意思。

  但不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并不代表他们不知道这一首诗的浩大。

  哪怕是他们什么也不懂,但他们却知道这首诗所散发出来的无边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