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43 南定西南_汉世祖完整版在线阅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世宗篇43 南定西南

第(2/3)页

辈的将帅,几乎每个人都能拿出赫赫战功来。只不过,由于曹玮身居高位,这一点被更多地放大罢了。

因此,西南之行,不只对汉帝国来说是一件攸关统治的大事,于曹玮本身而言,也是一场证明之战。而这样的机会,竟然到他人生暮年,才真正迎来,建隆十年的曹玮,已经五十五岁了......

战争才是将士最好的学堂,也是最高效的练兵场,在西南平叛的过程中,一批年轻的将领也慢慢冒头的,比如家世显赫的杨文广(杨延昭幼子)、田思勰(田仁朗之孙)、马长议(马仁瑀之孙)等。

显然,不管皇帝对军功勋贵有多少忌惮以及由此引发的打击、压制,真到国家有难,在选兵派将上,仍旧不可避免地向其倾斜。

这其中固然有刘文济安抚勋贵们的用意在,但迫于勋贵对军队那浸透到骨子的影响力,也是重要因素。而滇黔之乱,一定程度上,对勋贵们是有好处的,至少让他们扬眉吐气,痛快地翻了一次身!

战争期间,可没有人再敢明目张胆地打压限制,在大局方面,刘文济也不允许拖后腿的人与异议......

当然,勋贵之外,还是有寒门精英籍此崛起的,比如鼎鼎大名的狄青,他在曹克明麾下,先是随其平定广西的骚乱,由于作战勇猛,被巡军的曹克明发觉,连提两级,成为一名下级小军官。

后进军云南,攻击最宁州这个首倡叛逆的乱贼聚集之所,手底下有人了,表现则更为出色,不只勇猛敢战,更懂得用谋略,察形势,见长短,最终亲自拿下阿月部土司之首级,彻底让曹克明另眼相看。

之后的狄青,便一发不可收拾了,才二十出头的他,逐渐成为曹克明手下最锋利的一把尖刀,往往刺向那些难缠、难打之逆贼叛部。

平乱之前,狄青还只是一个不名一文的大头兵,乱事平定之后,已经是招讨东路军下属一路军指挥使,成为一名战功出色的中级将领,并在回朝献捷将领名单之列,得以登殿堂,见天子......

当然,似狄青这样的经历,即便在皇帝有意提拔重视寒门将领的政治倾向下,依旧是传奇中的传奇,破格中的破格。

而他能走到那一步,也不只曹克明一个伯乐。狄青十六岁从军,用了三年时间,方才成为一名什长,后被时任汾州兵马指挥使的药宜禄(祖上乃是乾佑早期方镇汾国公药元福)举荐进京入禁军侍卫司当职。

朝廷欲克定西南,自然不可能尽用地方之兵,狄青所在的奉圣军,被抽调西南,他又随左厢被调至曹克明麾下听用......

西南之后,狄青的伯乐就变成大汉天子了。但是,即便后来成为刘文济亲自提拔寒门将领中的典型人物,在狄青发迹之前,予其助力的,依旧是军功勋贵们。

在大汉帝国的军事体系中,勋贵们掌握的是上升通道,牢牢占据的是中高层的位置,而在帝国军队的基层,并非一潭死水,也不是所有勋贵都是那般狭隘、自私。

再说回滇黔之乱,朝廷为了平定,也付出其极其昂贵的代价,前后动用军民三十万,靡钱一千余万贯,耗粮两百余万石,费时三年有余。

战争对于中央帝国来说,是一件越来越昂贵的事情了,而这么多人物力,直接用于剿贼平乱的,实则不足三成,剩下七成,都投入在维系战争的各项后勤损费上了......

在滇黔平乱事宜上,曹玮在战略上采取了“军事为主,政治为辅,徐图缓进,逐个击破”的方针。毕竟是在枢密院掌握军令多年的大臣,眼光很高,视野很广,深明战争其手段本质。

因此,平叛过程中,在很多地方,甚至采取军事威胁在前,政治招抚为主,利益收买在后。事实上,所谓滇黔连叛,只是此乱分布范围很广,参与势力很多,造成的恶劣影响很大,但也不是全道举众皆叛。

至少,官僚官军还是坚定地忠诚于朝廷,或者说忠诚于自己的权位与利益,汉族豪强们不可能与蛮夷一条心,浑水摸鱼的行为或有,但不可能一条路走到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