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考制利弊_汉世祖免费观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8章 考制利弊

第(2/3)页

对公平的一条途径,即便没到十年寒窗为求高中的程度,但选择这条路的人,仍旧不可胜数。

  对于文化事业,刘皇帝还是表现了一定重视的,自京师以下,各地道州府县,都设有官学,同时私学、书院,也有极大的进步发展,这些都是朝廷人才选拔的源泉,也是士族官僚壮大的基础。

  不过,即便如此,当下大汉朝廷中,占据主导力量的,仍旧是那些贵族官僚。刘皇帝封了多少贵族,将他们的地位抬得有多高,就代表着他们对于大汉帝国的影响有多大。

  可以说,大汉上下军政要职,半数由开国功臣贵族及其子孙后代所占据,剩下一半,还有两到三成与贵族集团有关,余者才真正属于逐渐壮大的士族官僚。

  因此,贵族阶层整体的庞大,还是引起了刘皇帝的不安,也就是这个阶层并非铁板一块,各有山头,各有派别,这才没有引起刘皇帝过于猜忌。

  即便如此,那些隐隐的压制手段,也似有似无地笼罩在大汉贵族们的头顶,而最温水煮青蛙,也最有效的措施,自然是扶持士族官僚了。

  科考,便是最重要的一种手段,此番恩科,以及加大士人的录取人数,就可窥探刘皇帝心机一二。而赵普,算是比较能揣摩圣意的,他这个庶组官僚之首,对于科考也同样重视。

  赵普在执政这几年中,打压了一些人,也提拔了一些人,但与庞大的贵族集团相比,仍旧相形见绌。因而,通过科举,遴选培养一些人才,赵普也分外积极。

  刘皇帝还特意让赵普作为此次恩科的主考官,这一批录用的士人,也都可算他的门生,刘皇帝抬举之意,甚浓。而通过此番恩科所录名单来看,属于庶族士人的比例,比起从前,有了显著的提升。

谷嗃</span>  贡院门侧的影壁上,大红的榜单牢牢地贴着,与考士子蜂拥围观,反应热烈,这些看起来文质彬彬的读书人们,在这种影响自己一生的事情上,爆发出了极其庞大的能量,倒把负责维持秩序的职吏与差官累得满头大汗。

  皇榜之上,一个鲜活的名字整齐地排列着,结果揭示后,反应也是不一而足,落榜者黯然神伤,高中者欣喜若狂,悲喜交加的场面也彰显着当下大汉科考入仕的不易。

  为了表示对于这一批士人的重视,也为展现刘皇帝对科举的态度,此番殿试,刘皇帝特意选在乾元大殿,这还是迁都以来的第一次,过去都是在政事堂所在的广政殿进行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