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篇5 雍熙_汉世祖免费观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宗篇5 雍熙

第(2/3)页

民百姓进山活动,在高陵所在区域外围设卡封锁.这一条,同样是刘旸争取的结果,原本是要封山十年的!

        刘旸实在是无法想象,那些平日里大谈仁义德治的正人君子们,出起祸国扰民的主意来,怎么就能那般大义凛然,言辞凿凿。

        可以说整个丧葬过程,都让刘旸感到别扭与难受,很多事情他又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头上那顶名为“孝”的帽子,实在过于沉重,沉重到他顶着就要祸害到百姓的程度。

        而前前后后,围绕着丧葬礼制产生的无数纷扰,让刘旸不得不怀疑大臣们任何建言举措背后的用心。

        过去,常有人对世祖皇帝的多方折腾表示担忧乃至不满,一副忧国忧民的表现,到如今,当刘旸坐到这个位置上,却发现,这些大臣官僚们折腾起来,可一点都不比世祖皇帝弱,还能大言炎炎,振振有词。

        那么,究竟是谁更能折腾?又是谁被折腾?一路都抱着这样的疑问,皇帝刘旸于冬月初一自邙山返回洛阳。

        返城,回宫,至垂拱殿,丧服还未脱,便闻内阁学士徐士廉求见。作为东宫近臣,自然很顺利地得到接见,而从徐士廉嘴里,又得到一则坏消息,定安伯李俭故去了。

        “怎会如此,何故辞世?”刘旸眉头轻蹙,面浮阴云。

        徐士廉语气低沉,禀道:“昨日入陵仪式之后,定安伯便于行营病倒,子时过后不久,便溘然长逝!”

        “为何没人来报?”刘旸隐隐有些愠怒。

        徐士廉道:“回陛下,据说是定安伯离世之前,曾与家人交待,言他已饱受先帝恩德,死则死矣,不当打扰朝廷,再承恩典,丧事只需一口棺椁,一方坟茔,简单操办即可.”

        听徐士廉如此说,刘旸看向他,轻声道:“这些事,你又是如何知道的?”

        徐士廉赶忙解释道:“定安伯五子李从礼曾为丰州司马,榆林叛乱,贼匪侵袭时,臣与之相交,回朝之后,联系也不曾断绝。”

        闻言,刘旸沉默了,少顷,再抬头时,有些怅然地说道:“定安伯对先帝之忠诚,令人感慨,其淡泊从容,也令人感佩。

        老臣之逝,总人唏嘘惋惜,定安伯高洁,不要恩典,但朝廷怎能无所表示,否则让天下人如何看待?”

        感慨了一番,刘旸问道:“定安伯子嗣如何,可有成器的?”

        察觉皇帝意图,徐士廉当即道:“定安伯膝下五子,大子、二子、四子皆早逝,唯有三子从信、五子从礼长成。三子从信敦厚,一向在家主持家事,内外料理得当,至于五子从礼,臣与之有私交,实不便评断!”

        听其言,刘旸稍微琢磨了下,而后便吩咐道:“以李从信承定安伯爵,降一等袭之!”

        说着,又问:“李从礼现居何职?”

        “回陛下,洛阳府推官!”

        刘旸颔首,盯着徐士廉玩味地说道:“能让你徐士廉倾心结交,必然不是凡人,必有其才,擢李从礼为洛阳府判官!”

        “陛下英明,臣汗颜!”徐士廉低头表示道。

        事实上,从徐士廉提到李从礼开始,就等于是举荐,刘旸又何尝不知,只是不介意罢了,作为御前近臣,有些隐形福利也是理所当然的。

        当然,从这一刻开始,徐士廉与李从礼之间,也基本绑在一起了,李从礼将来若是出事,那么徐士廉收到牵连也是应当的。

        “传诏去吧!”收回目光,刘旸冲殿中侍候着的一名老宦官道。

        “是!”

        老宦官名为郑元,估摸着有五十岁往上,头发都有些花白,乃是新任的内侍监,承担起王约过去在刘旸身边的角色。

        至于为什么选此人,原因也不复杂,郑元曾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