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篇45 再起夺嫡_汉世祖免费观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宗篇45 再起夺嫡

第(2/3)页

绝的道理。

        二人也没有回府邸,而是到紫金观外一处平平无奇的酒肆坐下,点一壶温酒伴谈。倒不是一点不顾及人多眼杂,只是,各自府邸恐怕还不如这小酒肆更具“私密性”。

        “殿下领军反攻真腊之事,还是略显莽撞”一杯温酒入肚,赵匡义还是忍不住指出。

        闻言,刘文涣眉头顿时一皱,道:“此事已过,叔祖为何此时再来重提?”

        注意到刘文涣反应,赵匡义心中暗叹,斟上两杯酒,道:“请恕老臣多嘴,只为提醒殿下一二事,得意而忘形,对殿下没有好处!”

        听赵匡义这么说,刘文涣眉头皱得更紧了,类似此类的说教,对血气方刚且才有成就的年轻人而言,实在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至少赵匡义还不具备压制刘文涣的权威与身份。

        因此,刘文涣的表情立刻垮了下来,然后有些不忿地道:“叔祖所指,我心知肚明!然就事论事,真腊无端犯禁,我率军反击,予以报复,何过之有?

        煌煌大汉,岂容蕞尔小国挑衅?明犯强汉,虽远必诛,昏乱之后汉,方有如此强音,难道今时之大汉,连前朝也不如?换作世祖时期,不将真腊亡国夷种,岂能班师?又有谁敢就此事赘言置喙?”

        “殿下所言有理!”刘文涣一番话,振振有词,掷地有声,赵匡义也点头表示认可,而后紧跟着道:“若非这条理由,殿下以为,您能顺利反击,攻略北真腊?贸然出击,深入敌境,即便打下整个真腊国,若非皇长子的身份,殿下认为又能否见容于朝廷?”

        听赵匡义这么说,刘文涣面上的桀骜之色消去不少,埋头沉吟,但始终不得开解,终于是抬头直视赵匡义道:“叔祖究竟想说什么!若是慕容氏与朝臣不满,他们终将不满,若说陛下有意见,南征议功已定,我也晋爵郡王,何虑之有?”

        刘文涣带着些质问的语气,眼神直勾勾地盯着赵匡义。赵匡义愣了半晌,竟是怅然地问道:“殿下以为,陛下可欺吗?”

        “陛下洞察秋毫,明见万里,如何能欺?正因如此,才不为宵小所趁!”刘文涣依旧倔强地应道。

        赵匡义则闷了一口酒,说:“殿下扪心自问,率军攻略真腊,究竟是出于义愤,振我国威,还是为了邀名立功?”

        这话一出,刘文涣脸色立刻挂不住了,甚至于直接站了起来,待见到周遭有人把目光投过来,又故作无事地缓缓坐下。

        看着在那里举杯小酌的赵匡义,深吸一口秋凉之气,犹豫少许,而后压低声音,道:“三弟年已十二,我的时间不多了,机会也不多了,再不奋进,如何破局?”

        刘文涣如此表露心迹,赵匡义也有些意外,但听其言,表情也更显肃重,答道:“殿下既有此志气,就更当从长计议,急躁不得,否则只会事与愿违?”

        “殿下可知,安南、真腊这场战争,朝廷耗费了多少钱粮,地方又征调了多少民力?”赵匡义有些语重心长地说道:“若是连这些都不考虑,又如何能得圣心?”

        “陛下是顾全大局之人,封你为王,更有一番爱子之心在里边!让殿下领兵却敌,本就是一场考验,殿下自认为,征南表现,能否打动陛下?”

        赵匡义道:“殿下欲夺位争先,还需应时顺势,如今天下大势如何?悉在陛下!

        陛下治国之政策方针,殿下可曾仔细揣摩研究,若不认识到这一点,做得再多,表现再努力,那也只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对于刘文涣来说,赵匡义的话实在不是太好听,不只不好听,甚至有些啰嗦、唠叨,让人心烦。不过,最终刘文涣还是表示,今后会注意,多研习皇父治国之政策理念,不再急躁求进云云。然而,刘文涣究竟听进去了多少,就不清楚了。

        不论赵匡义怎么劝说,至少如今明面上呈现出来的,是皇长子正当红受宠,赵匡义这盆冷水泼得,也多少有些不合时宜。

        刘文涣先行告辞离开了,赵匡义则独自坐在酒肆内,自斟自饮,所有的愁闷都伴着酒水,吞入腹中。

        赵匡义如今已有59岁,将近花甲,年岁既高,青壮年时期的政治雄心,在岁月的侵蚀之下,也日渐消磨。

        实事求是地讲,眼下的赵匡义,权力欲望已经不如当初那般强烈了,在朝中,他除了履行人臣之责,修身为政之外,所有的心血与冀望,都放在刘文涣身上了,只为能够扶刘文涣上位,如此也算功成名就,死也得其所。

        然而,这么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