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篇13 不那么简单_汉世祖校对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宗篇13 不那么简单

第(2/3)页

更不当冒冒然拿到庙堂之上廷议讨论……”

        随着慕容德丰的阐述,刘旸那不动如山的脸上也多了一丝变化,想了想,沉声道:“其余封国暂且不提,就拿安东来说,你在辽东多年,难道不知安东前后吞噬了多少国家财税、人丁,对辽东道政治民生又造成了多大损害,其中有不少事情,还是你汇报给朕的?

        过去,你常劝朕对安东多添防备,怎么今日态度改变了?”

        闻言,慕容德丰当即严肃应道:“陛下,臣之态度从未改变,对于沿边诸国,必需予以一定约束控制。但臣反对的并非封国制度,而是诸王借封国之省便,乱朝廷之法,坏国家之度。臣在辽东这些年,对边境犯罪各项严厉打击,正基于此理念。

        恕臣斗胆直言,世祖皇帝爱子过甚,在安东、安西等国的封建上过于放纵,对百年之后的构想也过于美好,得一时之安,却埋祸于将来……”

        此言落,刘旸顿时拍了御案下,眼神凌厉地注视着慕容德丰:“你还真是斗胆直言!”

        见状,慕容德丰赶忙起身拜道:“臣放肆妄言,请陛下治罪!”

        场面安静了下,刘旸终是摆摆手,然后轻叹:“这番话,还是那股味儿,朕倒相信你态度未改!”

        说着,刘旸嘴角露出了点笑容,淡淡地问道:“依理,你该支持吕端之议才是!”

        迎着刘旸略带好奇的目光,慕容德丰沉着地禀道:“臣以为,事有轻重缓急,关于封国之问题,前后已延续十数年,完全可以搁置延后,从容处理,实无需急于一时!”

        刘旸立刻问道:“以你之见,当务之急是什么?”

        慕容德丰果断道:“陛下初登大宝,当以和协群臣、稳固朝局、安定内外为要,而欲求稳定,必当延续先皇之政,如此方可获得开宝老贵之拥护。至少,对于先皇帝驾崩前的一些政策安排,还是应道尽量完成,以免非议。

        恕臣直言,世祖皇帝乃是千年一出的雄主,大汉臣民也有数十年在先皇的驾驭下生计活动,如今山崩地裂,天下剧变,陛下距离彻底地接过大汉社稷之万钧重担,还有一段路要走,还需进行一番韬晦沉淀”

        这样一番话,外臣之中大抵也只有慕容德丰敢说且能说的了,而刘旸也陷入了一阵认真的思考。许久过后,刘旸抬头,再度看向慕容德丰,语气中竟带着些怅然:“你之所以提起诸王之会,本意就是在提醒朕这一点吧!”

        慕容德丰斟酌少许,拱手拜道:“诸王已然联合,决议针对吕相!而吕相是陛下大典上钦封的宰相,众臣之首,他若遭遇攻讦,不论能否承受住,对大汉朝局,对陛下威望,都无益处,还望陛下审慎待之,早作准备.”

        “朕知道了!”又一阵焦人的沉默之后,刘旸冲慕容德丰道。

        注意到皇帝神色之变化,慕容德丰心中也有底了,再度谦虚一揖。看着他,刘旸又提出一个问题:“日新,依你之见,安东王如何?”

        刘旸这个问题问得有些宽泛,若是不明上意,往往可能答非所问。只不过对慕容德丰来讲,这并不是个难题,过去的二十年,君臣俩就安东问题进行过无数次的讨论。

        因此,只稍加思考,慕容德丰便以一种意味深长的语气答道:“回陛下,今日之安东王,远远无法与当年之秦王相比!”

        听其答,刘旸终于笑了笑,感慨着说道:“大哥之风采,就是朕也自叹不如!或许正因如此,今日之安东王,却觉朝廷欠了他一个‘秦王爵’.”

        对此,慕容德丰一时间却也不少说什么了。平心而论,就世祖皇帝晚年对诸侯王的操作结果来看,对安东确实不大公平,同时,当年主要就是东宫在推动收回秦王爵,站在太子的立场,怎么打压当时的安东国都不为过。

        只是,几年下来,由于世祖皇帝的前后不一、想法多变,反倒让新皇刘旸在此事上略显尴尬。

        “文渊那孩子,从来刚烈自得,自觉受了委屈,也难免抱怨!”见慕容德丰不作话,刘旸轻轻地舒了口气,道。

        慕容德丰却摇摇头,沉着地指出:“这世间,岂有只得好处,不受委屈的?这世间的好处,又岂是为一人所得的?朝廷对安东,早已是仁至义尽!”

        有一说一,慕容德丰的“安东威胁论”在刘旸这里,几乎已经成为他的一项政治理念与主张了。而每每看他义正辞严地大谈特谈,刘旸甚至能产生之中无奈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