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刘皇帝的态度_汉世祖顶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6章 刘皇帝的态度

第(2/3)页

若人心沦丧了,可就不好收拾!”

  “依陛下之意?”见刘皇帝把此事看得如此之重,赵普则配合着请示道。

  “皇城司给朕提交了一份名单,就由赵卿辨别区处,按图索骥,将那些好卖弄妇人之智的人处理了吧!”刘皇帝直接吩咐道。

  “是!”

  赵普答应得很干脆,没有任何疑虑,左右,他对这些言论,心里也是不满的。毕竟,其中也有不少攻击他赵普的,不管是潘佑还是郑起,可都是赵普举荐的。髃

  潘佑不必再多说,郑起也是他复相后新提拔的改革大将,担任河南道布政副使,协助李昉推行改革。李昉嘛,让他主导全局,协调一下人事尚可,真让他大刀阔斧做事情,缺陷还是太明显,婆婆妈妈的。

  于是,从江南时起就有“强项令”之称,仕汉之后仍旧初心不改,清廉刚直,不畏权贵,是出了名的,甚至传入刘皇帝的耳中。而在当年金陵献降之后,太子主持善后事宜中,在对留用江南降臣的甄别之中,郑起同样是其中的佼佼者,毕竟以当时江南混乱的政治生态,郑起这样一道请流,是很难得的,也容易入汉廷之眼。

  在最近几年大汉紧张的政治氛围中,郑起能够屹立不倒,甚至步步高升,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当税改大潮滚滚而来之时,有人被淹没于波涛之中,也有人直面汹涌,积极弄潮,郑起显然也是其中具备代表性的一人。

  而在河南道任上,郑起也掀起了一股改革之风,同样,避免不了折腾那些官僚。而最为人诟病的一点,便是,在新制颁告之后,郑起要求各州府县官僚,充分学习新制规定,理解朝廷改革意图,要求他们背诵相关条文,按期检查,过不了关的,轻则降职,重则免官。

  先学习,后施策,郑起也算引领了大汉政策推行的一股新潮流......但对于那些官僚而言,就不那么友好了,郑起受到的针对与非议,自然也少不了。

  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