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本书的一些问题_汉世祖女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谈一谈本书的一些问题

第(2/3)页

中,苏逢吉被拿下了,加窦、李、冯、赵等前朝遗臣权力,河东权臣已经被打压抑制了,难道还要尽数清除出朝堂,将朝堂变成一言堂,使权力失衡?

  军队方面,史弘肇、刘信或迁或贬,用尚洪迁为帅。主角的旧部,韩通在护圣军,孙立在小底军,马全义为龙栖军二把手,向训为皇城使,李崇矩在内殿直,杨业镇潼关,慕容延钊、罗彦瓌等人戍北疆防。

  符昭信与高怀德两个大舅子也用为禁军将校,平衡李氏外戚,赵延进、王汉伦、李重进、张永德等少壮派也在提拔任用中。史弘肇、刘信的心腹也有所贬抑,这点我明确提过。

  这还不够,难道要一步到位,将十几万禁军,全部重造,才够,凭什么?找死找乱?看到则评论,说主角登基后,对旧部不闻不问,从哪儿看出来的,前边的提拔,任以要职,不算数?或者说,主角与每一个旧部的交流,都得详细描写?作为一个皇帝,他平日里与他打交道的,不该是宰辅大臣高级将帅?

  新政方面,不说狂飙急进,总归是有所建树吧,罢不急之务,平盗贼,减民负治农桑,修刑统,收兵器作坊,制举......这些都看不到。若说政策,一日百策,主角都能提得出来,但是,谁去执行,谁去监督,不用考虑现实因素,地方反应?

  PS:看到有书友就主角反对“大赦”提出异议的,说得也算有理有据。对这点,我仅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吧。

  就我看来,犯了罪,就该接受他因有的惩罚,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仁政,不是用在一干罪犯身上的,如欲彰显仁慈、维护统治,尽人道,可准其家人探监,抑或因情酌减刑罚,但绝不需要一刀切的全部赦免,哪怕是小奸小恶。

  古人大赦固有其道理,但在主角这儿,行不通。顾念恶人,于好人有何益?纵使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也得在接受完惩罚之后。

  至于判刑偏差的问题,这是永远不可能避免的,只能从政策法律上,尽量给百姓一个“上诉”的通道,不可能尽善尽美。

  PPS:本书的问题,欢迎指正,但是对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