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孔圣印记,对话古今,天命加持,儒道圣器【求月票】_大夏文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四章:孔圣印记,对话古今,天命加持,儒道圣器【求月票】

第(1/3)页

  万民如海,凝聚出无量的光芒。

  这是民意之力。

  江宁郡内也绽放出一道道光芒,朝着大夏京都涌去。

  不仅仅如此。

  刻下正气歌的石碑,也凝聚如海一般的浩然正气,加持在顾锦年体内。

  这是浩然正气,并非是才气。

  古树吸收着这些浩然正气,也在发生蜕变。

  古树当中,还有三十六枚才气果实,之前没有炼化吞噬,现在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情况。

  也就在此时。

  顾锦年的文府出现,这并非是顾锦年主动凝聚文府,而是被这浩然正气引导出来的。

  当文府出现。

  正气歌化作一轮大日,映照在文府之上。

  此时此刻。

  九颗大星映照在天穹上。

  这代表着顾锦年目前为止所写的千古文章以及千古诗词。

  至于镇国诗所演化的星辰,反而被挤到一旁,成为了点缀。

  不仅仅如此,顾锦年的五辆战车,也在这一刻发生了蜕变。

  之前的战车,浑身沐浴金色光芒,是金色战车,像太阳一般耀眼。

  而现在的战车,开始蜕变,化作玉辇。

  蜕变玉辇,伴随着轰隆隆的声音响起,人们看去,一些儒者更是惊呼。

  “怎么会有千军万马奔腾之声?”

  “刚才你们听见了没有?有一种万马奔腾之声啊。”

  “世子殿下的文府战车,怎么开始蜕变了?”

  人们好奇,一些儒者更是看不明白了。

  很快,有老儒开口,似乎知道一些情况。

  “这是儒道异象。”

  “唯有古之圣贤,才能凝聚的异象。”

  老儒开口,道出一些辛秘。

  此话一说,更是引来众人好奇。

  “世子殿下之前不是九炼战车了吗?怎么还会有变化?”

  “是啊,之前世子殿下不是熬炼五大战车了吗?现在怎么又有蜕变?”

  众人疑惑,忍不住发问。

  此言一出,后者立刻缓缓解释道。

  “天地之间,儒者可凝聚文府,锤炼五车,世子殿下九炼战车,这是极致蜕变。”

  “但儒道异象不一样了,唯有天地圣贤,才可凝聚出儒道异象。”

  “孔圣当年便凝聚出儒道异象。”

  “亦或者是说,四代圣人,都凝聚出了相应的异象。”

  “世子殿下也在凝聚异象,未来不可言说。”

  老者开口,阐述着这件事情。

  听完这话,人们恍然大悟,看向顾锦年的眼神,充满着羡慕。

  文府内。

  千军万马的影子已经浮现,在玉辇身后,散发出强大的气势,尤其是玉辇之上,耸立五道身影,这是顾锦年的身影。

  “民意化千军万马,才气凝车,浩然正气镇五方,一人可抵千军万马。”

  “佩服,佩服啊。”

  “我为何有一种错觉,若我与同时开启文府,会被他直接镇压?”

  “别说你了,我更是感觉,即便是大儒在他面前,也会被他无情镇压。”

  “这是儒道异象,古之圣贤才有的东西,大儒的确有些不行。”

  人们感慨着,顾锦年这一次为民伸冤,可不仅仅只是获得民心这么简单,有太多好处了。

  譬如说文府,重新得到熬炼,更是以民心化作千军万马,演化出文府异象,达到了古之圣贤才能达到的成就。

  正气歌化作太阳,于文府天穹之上,九颗大星闪烁,映照顾锦年的文府。

  也就在此时。

  石碑释放出来的浩然正气,聚集在文府上空。

  炽烈的光芒,有些刺目,许多人望去,却发现根本无法看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股恐怖绝伦的气息,自顾锦年的文府扩散而出。

  这股气息,只针对读书人。

  因为寻常百姓没有任何感觉,但读书人却有说不出来的感觉。

  与其说是恐惧,倒不如说似乎一种发自内心的敬畏。

  “这是什么东西?”

  “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不少读书人满是好奇,文府的蜕变,已经让他们感到惊讶,没想到现在又出现了异样。

  “这回老夫就真的不懂了。”

  老者开口,他也不可能什么都懂啊。

  儒道异象,还是偶然之间看一些书籍才明白的,眼下的情况,实在是有些令人疑惑。

  轰轰轰。

  恐怖的浩然正气,在顾锦年文府之上凝聚,仿佛是在孕育什么一般。

  众人眼神当中充满着好奇。

  不止是他们,即便是八王,还有永盛大帝,都忍不住以武道神通关注过来。

  他们也十分好奇,这在孕育什么。

  最终,足足半个时辰,浩然正气这才消散。

  取而代之的,便是一把尺子。

  没错。

  就是一把尺子。

  一把三寸长的玉尺。

  “怎么是一把尺子?”

  “酝酿如此之久,居然只是一把尺子?”

  人们惊讶,有些不解。

  毕竟如此可怕的异象,居然只是孕育出一把三寸玉尺?

  不过,大部分书生好奇,可一些老儒却显得沉默,他们虽然也不清楚这是何物。

  但总觉得有些问题,如此可怕的浩然正气,孕育出来的东西,岂是凡品?

  可具体是什么,谁也不清楚。

  然而。

  就在突兀之间,有一道尖叫声响起,引起所有人惊愕。

  “这是儒道圣器,这是儒道圣器啊。”

  “这不是传闻吗?没想到真的有啊。”

  有一位中年儒士,他指着这柄玉尺,声音无比激烈,仿佛跟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样。

  众人好奇,纷纷看向此人,不明白这是何意。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中年儒士深吸一口气,努力去平复自己的心情,随后他继续开口,但依旧有些颤声。

  “此乃儒道圣器,传闻当年孔圣人开创儒道一脉,天地有所感悟,凝聚出九件圣器,赠予孔圣。”

  “然孔圣只取三件,将剩余六件归还天地,予后世之人,所取三物,名为春秋笔,古今册,问天镜。”

  “春秋笔下,可改王朝气运,古今册可评一切王侯将相,问天镜可悟天地玄奥大道。”

  “也正是因为如此,孔圣为天下王朝共尊之人,而剩下六件圣器,有无数传闻,据说后世三位圣人各自取了两件,也有的说各自取了一件。”

  “眼下,世子文府当中的便是其中一件,若不出错的话,应当是玲珑圣尺。”

  中年儒士似乎看过一些古籍,知晓这个辛秘,他推测顾锦年文府当中的尺子,乃是传说当中的儒道九圣器之一。

  这种东西,恐怖绝伦。

  “春秋笔?古今册?问天镜?我儒道竟然还有这般的神物?”

  “如若说九圣器,某还不懂,但说到春秋笔,某也知晓一些,这春秋笔可更改王朝气运,某看过一篇古籍,当初孔圣人周游诸国,发现有一国家,民风恶劣,百姓如同强盗,对过路之人,收取钱财。”

  “若有姿色上佳者,更是直接豪取抢夺,不为人也,故而孔圣人一怒之下,以春秋笔书写文章,将其国国运直接削没,不到半年便已亡国,而且国民百姓,也遭遇不幸,彻底在历史之中绝灭。”

  有人开口,他不知道九圣器的传说,但却对春秋笔有所研究,道出一些故事来。

  听完此话,人们惊叹,毕竟这件事情听起来实在是神话至极。

  不过众人也能理解,诸国时代,有时候十万人也是一个国家,所以削弱一国自然是有可能的。

  随着话题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出声了。

  “春秋笔,乃是圣器,据说就在孔家当中。”

  “对,我也听闻过,孔家有圣人之物,想来就是这春秋笔,古今册,问天镜吧。”

  “有这个可能,只是这三件圣物,应当是被祭祀在祖祠当中,是孔家的根基,若无天大的事情,也不会使其出世。”

  “孔家圣物有几件,这个不清楚,但有一件我还是知晓的,那便是古今册,诸位你们难道忘记,太祖登基之时,天地异象吗?”

  人们开始议论纷纷,也猜测孔家的事情。

  可直到有人出声,十分笃定的道出孔家有一件圣物。

  那就是古今册。

  甚至提到了太祖登基。

  的确,大夏开国,太祖登基,祥云万朵,更是有金龙浮现,瑞兆天下。

  这件事情发生在几十年前,京都内有少部分人还有极其强烈的印象。

  毕竟那个时候能看到一点异象奇观,可是十分罕见,不像现在,动不动异象连连。

  所以他们很羡慕这批年轻人,毕竟往后的日子,他们可能看到更多的异象。

  “你的意思是说,太祖皇帝登基,孔家用古今册评判太祖皇帝?”

  有人好奇,忍不住问道。

  “恩。”

  “有这个可能性,古今册可评古今往来所有的王侯将相,若留好名,则可增加王朝国运,若是恶名,则会降低王朝气运,天下人都会认可。”

  对方回答,认为可能性很大。

  一时之间,无数人震撼,同时也彻底明白,为何孔家的地位会这么高。

  原来不仅仅只是尊重圣人那么简单啊。

  手握春秋笔,可削王朝气运。

  再有古今册,可评价王侯将相,虽天地意志主导,但人为也能干扰一些。

  这可是大杀器啊。

  “那问天镜的作用是什么?”

  又有人询问,十分好奇。

  “这就不清楚了,传闻当中问天境通往一处圣境,可领悟天地玄奥大道,孔圣当年便入了圣境之中,感悟天地,从而完善儒道。”

  “后来也成为一件大杀器,可斩一切魑魅魍魉,这三件圣物,应当是在孔家之中。”

  “原来如此,可为什么一直没有见到过啊?”

  “是啊,这么多年,都没见到孔家使用?这是为何?”

  “当初江宁郡妖兽作祟,孔家为何不以问天镜斩妖啊?”

  一道道质疑声响起。

  充满着好奇。

  既有圣物,为何不拿出来斩敌?

  “这就不清楚,或许是因为激活这些圣物需要一定代价,除此之外,也想不到其他可能性。”

  “恩,这个说法行得通。”

  “这就是孔家万年不倒的原因吗,当真是恐怖啊。”

  “也并非仅仅只是依靠圣物,圣人意志,万古长存啊。”

  “是是是。”

  他们议论着,又扯到了孔家,有人下意识感慨一句,却马上意识到问题,连忙致歉。

  这就是孔家的地位。

  让人不敢多言。

  “现在不是说孔家的事情,世子殿下这玲珑圣尺有什么作用啊?”

  “是啊,这玲珑圣尺有什么作用啊?”

  “春秋笔,古今册,问天镜,一个个都如此神通了得,这玲珑圣尺有什么用啊?”

  一道道声音响起。

  许多人听的如痴如醉,比那些天桥说书人都说的精彩万分,自然而然也产生了好奇心。

  想知道顾锦年的玲珑圣尺有什么作用。

  “让我想想,我一下子想不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youren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